臺商投資大陸資金創史上最大減額 金管會:持續觀察關稅影響

金管會公佈今年第2季上市櫃公司海外及大陸投資情形,全體上市櫃公司對大陸投資累計金額爲2兆6,837億元,較去年減少1,599億元,創下史上最大減額。聯合報系資料照

金管會公佈今年第2季上市櫃公司海外及大陸投資情形,全體上市櫃公司對大陸投資累計金額爲2兆6,837億元,較去年減少1,599億元,創下史上最大減額,反觀海外投資新增金額高於匯率抵消後的減幅,因此較去年底淨增加4,408億元,爲近四年同期第二大,至於關稅是否影響上市櫃公司的資金流向,則仍需持續觀察。

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第2季,赴大陸投資的上市公司共有684家、上櫃公司516家,合計1,200家,佔全體上市櫃公司總家數的67.26%,較去年底減少11家。累計投資金額雖仍高達2兆6,837億元,但大陸投資金額原以美元計價,因匯率波動縮水,導致投資總額出現淨減1,599億元,創下史上最大減額,也是首次衰退。

雖然投資規模下滑,但臺商在大陸投資收益仍亮眼。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指出,今年上半年上市櫃公司在大陸投資獲利合計達2,439億元,創下同期新高,主要受惠於電子零組件、光電及其他電子業的終端需求回溫,帶動整體獲利成長,不被大陸衰退的房地產市場所影響,臺商並配合集團投資規劃,投資收益上半年累計匯回達379億元,累積匯回總額逾1兆785億元,佔原始投資金額的40.19%。

海外投資方面,截至今年第2季,參與的上市櫃公司家數爲1,338家,佔比達75%,比去年底增加10家,累計投資金額達10兆2,367億元,半年內淨增4,40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3.8%。高晶萍指出,增幅主要來自企業進行併購、設立子公司或現有海外子公司擴廠及增資需求,其中半導體業仍是投資金額最大宗;投資收益方面,今年上半年臺商海外投資合計獲利4,578億元,爲史上同期第三高,反映半導體及電子相關產業持續受惠於終端需求增加。

高晶萍指出,隨着關稅措施上路,是否將對企業下半年營運及資金配置帶來更大影響,仍需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