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警戒 陸嚴查租稅協定優惠

大陸稅務機關近日針對享受租稅協定優惠的非居民企業全面嚴格稽覈。圖/PhotoAC

大陸查稅三大稽覈趨勢

大陸稅務機關近日針對享受租稅協定優惠的非居民企業全面嚴格稽覈,焦點放在「受益所有人」(Beneficial Owner)身分,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表示,已有企業因未符合規定,被補繳上億元人民幣稅款。

資誠表示,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已指示地方稅局對近三年受益所有人案件回顧檢視,採取更加嚴苛的標準;且租稅協定優惠屬於一般反避稅的範疇,稅局有權追溯查覈過去十年案件。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兩岸商務與稅務服務會計師徐丞毅指出,過去普遍被廠商認爲合理的節稅安排,現在可能遭遇前所未有的嚴格審查,建議臺商一定要提高警覺,確保合規,以免面臨重罰。

他解釋,過往無根臺商或透過KY架構赴港臺上市的企業,若能確保對大陸子公司具備受益所有人的身分,即可適用優惠扣繳稅率,爲集團及大股東帶來明顯稅負減輕效果,但近期大陸已將這類架構列爲查稅的稽覈重點。

租稅協定適用的前提是申請人必須爲實際掌控並享有經濟利益的受益所有人,而非名義持有人或純粹承接資金的「導管公司」。依大陸稅法,若申請人有義務於12個月內將所得50%以上支付給第三國或地區居民,或其營業活動不具實質性,稅局即可否認優惠稅率。

資誠提醒,過去有部分企業僅單純在名義國設置幾名員工,或迅速將所得全數匯出至關聯方,這類做法現在都是可能被重點查稅的高風險行爲。

徐丞毅指出,近期取得香港稅務居民身分相對容易,但大陸稅局對商業實質判斷相當主觀,且通常會於股息匯出後多次抽查,反覆驗證真實性,建議企業應準備明確且合理的外部佐證文件,例如房屋租賃合約、資產購置與使用證明、人員社保證明及往來信件等因應。

資誠指出,臺商應及時進行全面風險評估,確保受益所有人身份與稅收協定適用合規,若認爲有不足之處,也應及時補強,以避免潛在的稅務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