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學院附屬中學斬獲“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多個獎項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孟麗麗 記者 魏海政)近日,在“第八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泰山學院附屬中學4個教學團隊獲獎。自參加第七屆“第八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以來,該校語文、數學、英語、生物等7個學科團隊脫穎而出,共斬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2項。

自2023年7月起,泰山學院附屬中學與華東師範大學合作推進“教育神經科學在課堂教學中的轉化與應用”項目,深耕循證教育理念,依託“學—思—行”研究模式,以教育神經科學的科學證據爲核心支撐,系統探索其在多學科教學場景中的轉化路徑與實踐應用。

在“學”的層面,該校組織全校教師開展教育神經科學專題培訓70餘場,系統研讀《理解腦》《精準學習》等理論著作,夯實教師理論根基。“思”的環節則通過“讀書沙龍”“高研班論壇”等形式,鼓勵40餘位教師分享課堂設計與課後反思,其中17位老師在全國教育神經科學週會作彙報。此外,學校還邀請國家級專家現場授課,幫助教師掌握國際前沿成果,持續更新教育理念。

“行”是成果轉化的關鍵。泰山學院附屬中學各學科組積極開展課堂實踐,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教學成果:數學組構建“腦意課堂”,以情緒驅動記憶;英語組探索自然拼讀的神經機制;生物組推進情境教學與模型建構等多維實踐。2024年6月,該校課題《應用教育神經科學抑制初中生兩極分化的創新研究》獲立項爲山東省“十四五”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

目前,該校創生“146N”教學模式,構建了理論與教學實踐之間的有效橋樑,以循證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先後4次在全國會議上作典型發言或提供循證教學課例,3位老師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2024年學術年會上作論文分享。

教育神經科學爲教學實踐提供了科學依據與“金標準”。作爲泰安市首家系統引入該領域的學校,泰山學院附屬中學不僅邁出了教學改革的重要一步,更以紮實的創新實踐,爲高質量教育發展注入新動力,爲區域基礎教育的科學化發展提供了可借鑑的實踐經驗。

作者:孟麗麗 魏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