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日攜手培育國際半導體人才 28名熊本學子來臺暑修

熊本大學學生上「AIoT理論與實作」組裝可自行偵測路線的智慧小車。(圖/臺師大)

呼應半導體產業趨勢,臺灣師範大學與臺積電合作,首度開設爲期兩週的「半導體與人工智慧」暑期密集課程,吸引熊本大學與熊本縣立大學28位學生報名參加。

修習「半導體與人工智慧」暑期密集課程的臺師大與日本熊本大學等校學生進入臺積電參訪前合影,實地瞭解半導體制程等產線。(圖/臺師大)

課程採用全英文授課(EMI),內容涵蓋半導體基礎理論、積體電路設計及人工智慧AIoT實作應用,學生也參訪臺積電、筑波醫電等企業。課程結合基礎華語學習、臺灣文化認識等活動,營造國際共學環境。

參與學生除日本兩所大學外,還有校內各科系學生及臺科大印尼學生,共計49人齊聚臺師大校園,並安排臺師大學生擔任學伴,以分組形式讓各國學生交流討論。

熊本大學情報融合學環長城本啓介及熊本縣立大學綜合管理學院長宮園博光出席結業式。城本啓介表示,臺日學生共同上課,不僅學習專業知識,更累積跨文化互動經驗。

臺師大物理學系教授劉祥麟居中牽線3校合作。他指出,熊本大學希望與臺灣及各國學生一起上課,透過EMI課程讓日本與臺灣學生交流學習。臺灣學生無需出國即有「在地國際化」學習體驗。

臺師大科工學院院長洪翊軒表示,臺師大16周學期制度能配合日本學生時間。最初熊本大學只提出半導體專業課程需求,後來融入臺灣人文、語言課程,安排原住民文化工作坊、參訪故宮、士林夜市等行程。

熊本大學二年級學生快晴岡村認爲,臺灣在半導體領域非常先進,希望未來能在臺積電任職。臺科大印尼學生Doron Quella Sudarsono表示,兩星期課程紮實有趣,看好人工智慧及半導體發展,未來想留臺從事相關工作。

臺師大教務長劉美慧表示,今年臺師大共開設109門暑期課程,較去年增加42門,總計有2600多位學生選課,學生不但免繳學分費,教師授課鐘點費也提高。

根據臺師大修課規定,學生可透過暑期修課提早畢業,或滿足輔系、雙主修學分要求,也可到企業實習,提早職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