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日交流峰會鎌倉登場 神奈川宣言挺臺參與國際

第11屆臺日交流峰會今天於鎌倉市舉行,爲峰會首次移師關東地區。駐日代表李逸洋表示,本屆峰會中,日本地方議會再度展現明確支持臺灣國際參與的立場,以及拒絕中國扭曲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深具意義。

「臺日交流峰會IZA鎌倉」延續去年在臺南的交流成果,今年於鎌倉舉辦。來自臺日地方議會及民間團體等超過300名成員齊聚一堂,就外交、安全、經濟及文化等議題交流對話,並共同發表「神奈川宣言」。臺南市議會議長邱莉莉、高雄市議會議長康裕成等19名臺灣議員與會。

峰會實行委員長、神奈川縣議員松田良昭致詞時提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僅70多年,而中華民國臺灣已經110多年,誰擁有更長曆史脈絡一目瞭然,在這悠久的歷史中,臺灣從未被中國真正統治過。他並形容臺灣是最理解日本、最友好的國家之一,呼籲以交流深化友誼,引發全場共鳴。

總統賴清德透過影片致賀表示,本屆峰會首度在關東地區舉辦,由古都鎌倉接棒去年臺南峰會,象徵「古都相承」,爲臺日地方交流揭開新篇章。賴總統並代表臺灣人民,誠摯祝賀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當選日本第104任首相,祈祝日本國運昌隆、民生安泰。

李逸洋致詞時表示,高市首相於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峰會強調,臺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與區域安全密切相關,明確反對以片面武力或脅迫方式改變現狀的行爲,並於日美首腦會談中再次確認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李逸洋表示,深信高市未來將對臺海及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做出重要貢獻。臺日雙方應持續在區域和平、國家戰略、經濟安全、高科技產業、社會韌性及應對中國認知戰等領域深化合作。

李逸洋進一步指出,當前國際外交的新趨勢,是以「民主供應鏈」對抗「紅色供應鏈」爲核心架構。在高科技產業中,臺日各自擁有獨特優勢。臺灣生產全球90%最先進晶片及AI伺服器,封裝測試亦領先全球;在半導體設計領域,美國居世界第1、臺灣第2;日本則在半導體制造設備佔全球30%、半導體材料佔全球50%。此外,在量子科技領域,美國爲全球第1、日本排名第2,顯示兩國在尖端科技上具互補性與合作潛力。

他指出,未來臺日應攜手發揮各自長處,在人工智慧、再生能源、無人機、機器人、低軌衛星、次世代通訊、AI醫療、生物科技及先進材料等領域加強合作,創造互利雙贏,併爲全球供應鏈的穩定與創新做出貢獻,共同致力提升臺日兩國國力。

峰會通過的「神奈川宣言」指出,臺日雙方一致認爲臺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是印太安全與繁榮的核心,並重申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不應被曲解爲排除臺灣。

宣言強調,對該決議的錯誤詮釋與濫用將損害國際社會整體利益,並再次展現對臺灣的堅定支持。雙方同時呼籲推動臺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及日臺經濟夥伴協定(EPA),深化經濟及產業合作,並在防災、防疫等公共安全領域強化地方交流與人民連結,共同深化可信賴且堅韌的民主供應鏈。

李逸洋受訪時表示,本屆峰會正式通過的神奈川宣言,展現日本地方議會對臺灣參與國際空間的強烈支持,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CPTPP、國際民航組織(ICAO)、國際刑警組織(ICPO)等。

他特別指出,宣言清楚指出2758號決議拒絕被中國曲解,「替臺灣講清楚真相,爲臺灣的國際生存空間仗義發言」,具有高度意義。

峰會並宣佈,下一屆會議將移師名古屋舉行,並與2026年亞洲運動會結合,由「全國日臺友好議員協議會」會長藤田和秀及名古屋市議會共同接棒舉辦。

自2015年於石川縣金澤市首度舉辦以來,臺日交流峰會已先後在和歌山、熊本、高雄、富山、加賀、神戶、高知、仙台及臺南等地舉行,成爲推動地方議會與民間交流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