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基地推介會吸引法律高材生 家長無懼兩岸緊張籲多交流

2024年第7屆「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現場推介會2日下午在臺北舉辦,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王煦棋鼓勵青年朋友走出臺灣,瞭解世界。(朱紹聖攝)

兩岸疫後民間交流逐步恢復,但雙邊關係緊張也讓臺青赴陸交流有所保留。曾參加過大陸青年交流活動的青年律師表示,參加活動讓他更有勇氣在海外獨立生活,鼓勵青年朋友走出臺灣,瞭解世界;有家長直言,不擔心孩子赴陸交流,且兩岸語言相通,本就多該互相認識。

2024年第7屆「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以下簡稱臺青基地)現場推介會2日下午在臺北舉辦,吸引約30名來自臺大、政大、東吳等大專院校的法律系高材生與家長出席瞭解相關資訊。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王煦棋、理律法律事務所律師李紹煜等人現身說法,鼓勵青年朋友走出臺灣,瞭解世界。

大三時參加第2屆臺青基地活動的李紹煜受訪時表示,當時參加活動的動機,是希望比同齡人更有競爭力,同時瞭解世界各地不同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他認爲,參加臺青基地的過程,讓他更有勇氣在海外獨立生活,適應當地風土民情及尋求發展。

兩岸關係緊張是否會影響赴陸意願?帶着女兒參加推介會的建築師韋多芳直言「一點都不會擔心」。她表示,目前也有親戚朋友在大陸生活,當地實際狀況並非如政治人物說的那樣;她還建議年輕朋友去世界各地交流,且大陸與臺灣語言相通,「本就該多交流」。

首屆臺青基地2016年在上海君倫律師事務所正式揭牌,經過兩年疫情中斷後於2023年重啓。本屆活動以「提升年」爲主題,並以「職業化、科技化、品牌化」爲目標,將繼續爲每位學員指派一位律所合夥人級別的導師,結成一對一的帶教關係,並由華東政法大學繼續爲學員提供住宿及互動、交流。

據悉,截至目前,往屆學員共計89人,來自臺大、政大、東吳等臺灣知名大學院校的法律相關科系,除有學員日後選擇赴陸深造、就業外,也有學員在海牙國際法庭任職,或是在越南開設律所,發展多元且國際化。

本屆臺青基地活動將於5日中午截止報名,招募對象爲在臺灣就讀法律科系的大學生,及已取得大陸法律執業資格證書的臺籍青年,將透過視訊面試確定26位最終入選學員名單。該項目預計自7月8日起實施,爲期近兩個月,於8月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