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亂鬥生出「第15號颱風」?預估一路向北衝 下週大雨區擴大
▲下週會有低壓逐漸往北直逼日本一帶。(圖/中央氣象署)
記者許力方/臺北報導
又有颱風?中央氣象署表示,未來一週冷心低壓通過,大氣不穩定度增加,天氣悶熱有午後雨,預估5日(下週五)開始菲律賓東方有低壓雲系發展,並逐漸靠近,只是走向不確定性仍較大,臺東及恆春屆時將不定時有降雨,其它地區午後降雨區域擴大。
氣象署預報,太平洋高壓未來會逐漸東退減弱,導致臺灣上空午後熱對流發展明顯,南海及菲律賓東方海面相對適合低壓發展,預計3、4日(下週三、四)會有低壓逐漸往北到琉球羣島或日本一帶,5日起菲東低壓雲系逐漸靠近臺灣,臺東及恆春將有不定時降雨,其它地區午後降雨區域將更廣。
氣象署指出,冷心低壓2至4日通過,大氣不穩定度增加,午後大雨區域增加,南方零星對流不定時移入,恆春偶雨。午後西半部地區及東半部山區午後有大雨。
民間氣象愛好「臺灣台風論壇」分析,因爲太平洋高壓稍微減弱、東退了,熱帶擾動開始不安份了,但過度不安份可能一不小心就變成大亂鬥。
▲菲律賓東方有擾動發展,下週有機會成臺。(圖/翻攝cyclonicwx)
天氣風險公司分析師吳聖宇則表示,9月1日(下週一)開始,原本比較強勢的太平洋高壓有東退趨勢,導致南邊擾動發展的季風低壓槽位置再度往北調整,槽內擾動發展後北上的機會提高。目前菲律賓東南方擾動95W應該很快就有機會發展起來,沿着東退的太平洋高壓邊緣逐漸北上,未來可能進一步增強爲熱帶性低氣壓或颱風,1至2日(下週二)就會經過臺灣以東趨向日本附近,3日影響到日本本州天氣。
吳聖宇預估,95W北上的過程會經過琉球附近海域,目前的預報大多顯示離臺灣有一段距離,而且環流結構不對稱,將會呈現東強、西弱的型態,預估對於位在西邊的臺灣來說影響不明顯。不過,當95W北上後,下週後半期,季風槽內另外可能發展第2個系統,照以往經驗,通常會在前一個擾動的西南方區域出現,目前各預報模式成員對於第2個系統的預測分岐大,可能會在南海發展起來,距離臺灣較遠,也可能在臺灣南方或西南方近海處發展起來,距離較近、影響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