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黑鮪漁季來臨 新養護管理措施上路

太平洋黑鮪(俗稱黑甕串)爲我國重要經濟海洋漁獲,今年4月5日、6日東港及蘇澳分別迎來本年的第一鮪,並相繼於10日及11日舉行第一鮪競標拍賣,宣告今年黑鮪季正式展開。漁業署今年也修訂新的作業管理辦法,透過標籤管控漁獲配額,確保配額極大化,標籤更可視爲黑鮪魚身分證,確保漁獲可追溯且爲合法捕撈。

漁業署表示,太平洋黑鮪受國際漁業管理組織高度關注,爲善盡組織會員義務,今年已修訂新的作業管理辦法,透過標籤管控2200公噸的漁獲配額,針對不同噸級別作業漁船,設定單航次標籤數量上限;並在配額使用率達70%前後及85%時進行3階段管控,確保配額利用最大化;標籤也可視爲黑鮪身分證,確保漁獲可追溯且爲合法捕撈。

此外,爲提升漁獲品質,漁業署今年推動獎勵海上去鰓,不分魚體大小,每尾去鰓黑鮪均可申請獎勵金新臺幣1000元,盼藉由海上去鰓,使包冰可確實深入魚體內部,提升保鮮效果及漁獲品質。

漁業署說,每年4-6月爲漁汛期,5月母親節前後則是黑鮪漁季高峰,鼓勵國人可親自至東港、蘇澳或成功等地,現場參加黑鮪推廣活動大快朵頤;後續漁業署將在「買魚去」網路平臺設置黑鮪專區,提供民衆線上選購各類生鮮直送的優質黑鮪產品闔家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