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高壓接管臺灣天氣 中南部雨勢趨緩 北東留意午後雷雨
未來這幾天各地白天氣溫將進一步提高,高溫普遍可達32至34度,臺北盆地、中南部內陸、花東縱谷地區等通風較差地區,更可達35至36度,進行戶外活動時務必要注意防曬及水分補充,以免中暑。本報資料照片
持續了超過1周的連日豪大雨事件,終於在昨天進入了尾聲。天氣風險公司天氣分析師歐宗學表示,今天開始太平洋高壓勢力會逐漸由臺灣東南方西伸、北擡,最不穩定的區域已經離開臺灣附近,不過西南風仍持續影響,水氣還在減少中,因此今天中南部地區仍會有局部短暫陣雨,不過整體雨勢跟過去1周相比可以說是大幅趨緩,局部地區也有見到陽光的機會。
北部、東半部地區上午多雲到晴,歐宗學表示,午後時段則要留意天氣變化,在殘餘較多水氣及熱力作用影響下,容易有旺盛的熱對流雲系發展帶來雷陣雨,傍晚至入夜之後天氣將很快恢復穩定。
天氣好轉以後,相應要注意的便是氣溫,歐宗學表示,預估今天中南部地區雲量會減少、雲層轉薄,陽光加熱的效果會好很多,因此氣溫回升,雖然雲量還是稍多,白天高溫普遍有機會31至32度,局部地區可能會再稍高一些。配合偏高的環境溼度,悶熱的感受可能會明顯許多。
北部東半部天氣較好,歐宗學表示,因此陽光曝曬會更爲明顯,氣溫相對更高,北部市區高溫可達34至36度,東半部也可達32至34度,配合高量至過量的紫外線,會有較高的熱傷害風險,戶外運動或工作仍要特別注意。
從明天開始到週末期間,臺灣附近大致都在太平洋高壓勢力邊緣,歐宗學表示,雖然環境風向依然是以西南至偏南風爲主,但水氣會進一步減少,各地天氣轉爲晴到多雲爲主,午後時段仍要注意可能有熱對流雲系發展帶來局部雷陣雨,預估降雨熱區會較往山區附近集中,少數近山平地仍有受影響機會。
天氣更好,氣溫就會更高,歐宗學表示,未來這幾天各地白天氣溫將進一步提高,高溫普遍可達32至34度,臺北盆地、中南部內陸、花東縱谷地區等通風較差地區,更可達35至36度,進行戶外活動時務必要注意防曬及水分補充,以免中暑。
歐宗學表示,雨過天晴後仍有善後工作要進行,清掃家園時務必要穿戴手套且避免赤腳,以免遭尖銳物品刺傷徒增感染風險,另外如有積水容器,也要落實巡、倒、清、刷減少蚊蟲孳生。而山區連日大雨過後土壤含水量高,邊坡狀況可能還未穩定,並且溪流河水流量大且混濁不清,建議仍暫勿前往山區及溪谷河牀活動,如必須要通行山區道路,可先查詢道路管制狀況,通行時也要提高警覺。
※以上言論僅供學術討論之用,氣象預報應以氣象署爲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