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泥股價失守防線,連00878都大逃殺,水泥龍頭還能繼續存嗎?

臺灣水泥。圖/臺泥提供

文/玩股神探

臺泥抗跌神話破滅,基本面與轉投資雙重失利,ETF也棄守,散戶該繼續堅守或認賠出場?

近期網路散戶社羣對於臺泥(1101)的悲觀情緒持續擴散,負面評價日益激烈。主要原因在於臺泥股價近來表現疲弱,不僅持續下滑,更出現跌跌不休的走勢,過往備受推崇的「抗跌神話」如今徹底破滅,甚至連穩健配息聞名的ETF「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近期也放棄持股並大舉出場,ETF的信仰防線正式失守。對仍持有臺泥股票的投資人而言,現階段究竟該繼續堅守或認賠停損,成爲財經圈熱烈討論的焦點。

從產業基本面角度來看,臺泥的困境主要源自中國市場持續疲弱。中國內需市場近年來明顯萎縮,房地產與基礎建設需求大幅下滑,使得水泥報價持續探底。儘管臺泥過去數年積極透過嚴控成本及優化管理來維持獲利,但面對整體市場景氣不振,終究難以扭轉局面。此外,更值得投資人警惕的是,根據最新的市場研究預估,中國水泥需求至2025年可能再度衰退5%以上,這也是全球水泥報價的重點,意味着臺泥的基本面短期內恐怕仍難以翻身,甚至持續惡化。

從轉投資結構來分析,臺泥集團的業務目前可粗分爲傳統水泥、綠能產業及和平電廠三大塊。過去臺泥集團寄望透過多元化佈局來分散風險,但現階段的局勢卻是雪上加霜。傳統水泥主業因大環境因素持續虧損,而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綠能投資項目也因競爭加劇及成本高企而陷入虧損狀態。此時,和平電廠的獲利成爲集團少數的亮點,然而電廠營收及獲利佔整體營運比例相對較小,即使表現良好,仍不足以填補其他業務部門的虧損缺口,無法有效扭轉整體的頹勢。

因此,對於投資人來說,是否該停損臺泥持股,須謹慎評估自己的持股成本與風險承受能力。如果看重短中期的穩健報酬,現階段確實應考慮分批減碼以控制損失;但如果仍看好長線經濟回穩及中國市場潛在復甦機會,則可適度觀望並等待更明朗的市場信號再行決定。

本文由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內文內容僅供參考,無任何買賣建議,投資人應謹慎評估,風險自負。

以上專欄作家文章不代表本報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