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泥財報/去年賺112.6億年增41%、EPS 1.45元 創近三年新高
臺泥(1101)12日公佈2024年財報,受益於提早佈局全球市場,低碳轉型朝向多元營收結構,降低對大陸市場依賴,2024年全年合併營收1,546億元,創歷史新高;稅後淨利112.59億元,年增41%,每股稅後純益(EPS)1.45元,創下近三年新高。
臺泥董事會也決議配發現金股利1元,配發率79%,依12日收盤價34.5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2.9%。臺泥保留盈餘部分資金將持續投入各事業羣,推動減碳增綠相關投資,以2024年臺泥資本支出336億元,其中七成以上都用於減碳增綠的策略執行,相關投資也帶來新的低碳及新能源業務並提升營運效能。
儘管2024年臺泥位於花蓮和平水泥廠、電廠和和平港三大生產據點受地震與颱風影響,造成不少損失,其中和平電力因「0403地震」、及能量費率下調導致營收較2023年減少107億元,但臺泥整體營運透過全球佈局,營收結構多元化策略,成功提升營運彈性和應對能力,降低對單一市場波動的影響。
臺泥2024年3月完成併購土葡低碳水泥,貢獻全年營收549億元,大幅提升公司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並使臺泥全年業績表現優異。2024年,臺泥歐洲與土耳其市場營收佔比達41%,臺灣市場佔37%,大陸市場降至22%。2024年臺泥整體合併。毛利率達21%,較前一年增加2個百分點,稅後淨利率則達10%,較前一年成長1個百分點。
展望2025年,臺泥2024年11月取得英國布里斯托港的使用權,這座港口將成爲連接臺泥和葡萄牙與非洲充裕低碳水泥產能與供應英國市場的重要樞紐。臺泥董事長張安平也透露,臺泥將持續積極於非洲拓展業務版圖,近期將於迦納推動新產業計劃,臺泥也看好非洲經濟快速成長帶來的商機。針對大陸水泥市場產能過剩,臺泥將以臺泥儲能成功模式,於大陸各水泥廠區同步建置UHPC儲能系統,並開展大陸智慧電網運營。
另一方面,臺泥於法國上市的子公司NHOA已完成下市程序,高階主管與研發團隊九成以上均留任,歐洲充電團隊Atlante將持續於南歐四國推動充儲一體充電站結合電力交易營運模式,進一步拓展充儲業務。在電池事業,臺泥旗下電芯品牌 Molicel 已經打入國際BBU電芯供應鏈,2024年10月已經開始出貨,預計2025年第2季開始,單月可達百萬顆以上交貨,顯示臺泥在儲能與電池業務上的長期佈局陸續有成果。
張安平指出,2025年臺泥將聚焦於「低碳」與「新能源」兩大發展主軸。低碳轉型不僅有助於降低成本,也將提升產品品質,進一步強化臺泥全球水泥事業的競爭力。在電力方面,他強調:「目前AI的基礎是算力、大模型、數據與電力,而這些電力需要的是穩定且安全的,這就是我們臺泥在全球綠能與儲能領域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