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竹溪悲劇!管線破裂泥沙灌爆 美景一夕變「黃河」
臺南市中華路橋下的自來水乾管1日破管,大量泥沙隨水經由下水道流入竹溪,造成竹溪黃水滾滾。(讀者提供/洪榮志臺南傳真)
竹溪是舊臺南市區唯一的自然河川,因兩側密植竹子得名,經市府污染整治後,成爲熱門拍照打卡景點。不料,位於中華路橋下的自來水乾管1日破管,大量泥沙隨水經由下水道流入竹溪,除造成竹溪黃水滾滾,也讓剛完成清淤的月見橋下方河道「做白工」。市府水利局將視淤沙狀況,考慮提出賠償要求;環保局也說,已完成稽查,目前正由水公司搶修中。
竹溪發源於東門外,舊稱「溪仔墘溪」,流經法華寺、竹溪寺等地,最終注入臺江內海,原本清澈見底、魚蝦可見,但受到都市發展及污水排放的影響,一度面臨嚴重污染。經市府推動「竹溪流域整治計劃」,展開污染整治、水岸景觀改善與親水空間的打造後,如今成功轉型爲臺南市的熱門拍照打卡景點,展現「再現竹溪煙雨」的風華。
水利局說,竹溪設有淨水場,攔截部分家庭廢水經處理後放流。該淨水場今天上午6時30分發現截流的水出現異常,後來進一步發現水中有大量泥沙,經考量淨水場的處理量能沒有截流,直接讓水流入竹溪。從大量泥沙被衝入竹溪來看,明顯發現水中含泥量的濃度非常高,特別是出水口處有如濃泥。
水利局循線前往中華路橋下方勘查,確認是雨水下道箱涵內口徑25公分的自來水管破管,人行道及車道也淘空約5公尺長、2公尺深,自來水公司人員已在現場搶修。據施工人員表示,破管時一度掏空路基,後來將水關掉,纔沒有擴大掏空範圍。
鑑於竹溪上個月纔剛完成月見橋下河段的清淤工程,此次自來水管破管,造成大量泥水衝入竹溪月見橋下河道,水利局強調,將進一步瞭解流入的淤泥量,並考慮提出賠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