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 紮根10年 首辦全國AI機器人賽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推廣機器人教育10年,今年首度舉辦AI機器人全國賽,共6縣市331支隊伍參賽。(曹婷婷攝)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主辦「智慧城市-AI機器人全國賽」19日登場,首度引入「水中競賽」項目,學生直呼增加挑戰難度。(曹婷婷攝)

臺南市推動機器人教育迄已10年,去年率先推動「機器人教育中程計劃」,遴選90所重點發展學校,其中3成位於偏鄉,盼機器人教育普及化,也爲偏鄉學子帶來更多學習可能性。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更連辦10年AI機器人競賽不輟,今年還首辦全國賽,6縣市331隊822名選手競技。

AI浪潮來襲,臺南10年前推廣機器人教育,起初僅10幾校開辦課後社團,隨着「機器人教育中程計劃」上路,目前已有90所重點學校,教育局第1年補助各校25萬元設備到位,第2年補助課程研發經費3萬元,讓機器人課程落地實施,透過開發教材與課程模組,並透過比賽提升學子程度,深化AI教育。

今年首辦AI機器人全國賽19日登場,賽事涵蓋高中、國中及國小組,設有11項主題挑戰,更首度安排「水中競賽」,讓機器人在水域中完成任務,學子完成組裝後下水競技,氣氛緊張。參賽隊伍說,9、10月接連好幾個連假,但爲了比賽只好犧牲連假集訓,盼能獲得佳績。

七股區後港國小老師郭蔚文投入機器人教學7年,學生升上國、高中也繼續跟着他學習,昭明國中、黎明高中都有他指導的學生,今年就有7支參賽隊伍是他的子弟兵,讓偏鄉學子在機器人賽事不缺席。

他說,臺南推動機器人教育走在很前面,多數孩子須報名上才藝班、補習班才能接觸機器人課程,但臺南即使偏鄉學生也能在校學習。他說,機器人是一門跨領域學習,包括寫程式、機械原理等,學生從中學到解決問題、團結合作。

昭明國中陳鬱叡說,此次挑戰水中競賽必須克服水的阻力、浮力等,難度較高,光是抓球夾轉就改了6次,且爲避免機器人下水就壞了,還用層層保鮮膜包覆。石門國小邱敬祐去年於日本RoboRAVE國際機器人競賽抱回銀牌,這次設計足球機器人蔘賽,每次都是新挑戰,但很快樂也有成就感。」

教育局表示,近年看到偏鄉學校投注機器人教育的用心,如左鎮國小即積極推廣機器人教學,走出自己的特色。此外,臺南機器人教育成果也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去年學生代表隊參加日本RoboRAVE國際機器人競賽,抱回10金8銀10銅,囊括近三分之二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