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增設第4處空品維護區 南科、樹谷明年7月上路
出廠滿5年以上的燃油機車進出臺南市空氣品質維護區時,如違規未完成排煙定檢將一律告發。(環保局提供/洪榮志臺南傳真)
臺南市政府近年相繼設立3處空氣品質維護區,不僅提升柴油車標章取得率及機車定檢率,PM2.5年平均濃度的改善更達11%,效果頗爲顯著。市府環保局13日宣佈,爲了持續提升空氣品質,將增設南科及樹谷園區爲第4處空品維護區,預定明年7月1日正式實施管制。
環保局長許仁澤指出,臺南市從2022年至2024年,分別在奇美博物館及臺南都會公園、安平商港周邊、成功大學校區及附設醫院等處設立空品維護區以來,機車定檢率增加0.6%至2.1%、柴油車標章取得率增加12.9%至35.6%。
同時,只要出廠滿3年以上的柴油大貨(客)車或出廠滿5年以上燃油機車,進出空氣品質維護區時,如有違規一律告發。自2022年7月至2024年8月也裁罰車輛2175輛,罰款逾206萬元。
環保局表示,爲配合2025年新畫設的南科園區及樹谷園區空氣品質維護區,管制範圍將涵蓋周邊道路,該局也已啓動緩衝期宣導,提醒車主儘早完成相關檢驗,還透過圖卡、宣導影片與官方臉書多元管道加強宣導,並提供機車簡訊提醒登記服務,柴油車主則可聯繫該局辦理登記,避免因疏忽逾期受罰。
另外,針對部分民衆反映柴油車已完成監理站定檢卻仍遭開罰,環保局也澄清說,監理站只是行車安全檢測,並不含環保排煙檢驗,柴油車仍須至環保局設置的排煙檢測站(如喜樹站、柳營站),或合格代驗廠完成排煙檢測(如駿億汽車修理廠、吉林汽車修理有限公司、南興汽車修理廠有限公司、Scania臺南服務廠),纔算符合規定。
市長黃偉哲認爲,全市的空品維護區均優先設立於車流多或敏感族羣聚集地,能有效限制高污染車輛並促進汰舊換新,未來還將擴大至學校、轉運站等區域,持續提升臺南的空氣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