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也有藍眼淚!開車30分鐘朝聖 見「整片藍光」感動爆:超夢幻
▲臺南也有藍眼淚。(圖/網友@tarotaro419 授權)
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不用跑到馬祖,也可以看到藍眼淚!粉專「臺南美食地圖」貼出一張照片,臺南市將軍區青鯤鯓扇形鹽田,出現令人驚豔的「藍眼淚」,整片水面閃耀着藍光,閃閃動人宛如夢境般的場景,吸引大批民衆朝聖,甚至還有人包遊覽車去看,網友大讚,「超夢幻!距離上次已經2年前了!」
有網友在Threads發文,凌晨一點半出門,開了半小時的車,前往青鯤鯓扇形鹽田,映入眼簾的是整片綻放的藍眼淚,第一次看到藍眼淚很興奮,內心澎湃不已,他感動直呼「這次真的是大爆發了!」
另一名網友則分享攻略,晚上漲潮時,會看得比較明顯,務必留意漲退潮時間,也提醒要做好保暖,現場風很大,「下午16:17幹潮後會慢慢漲潮,至晚上22:43來到水平面最高點後,又慢慢退潮,至隔天凌晨4:41又幹潮,基本上就抓個晚上7點-凌晨12點都看得清楚,越接近幹潮越沒有,供參考。」
其實這並非臺南首次出現藍眼淚,過去包括七股國聖港燈塔、北門潟湖與蘆竹溝港等地區,都有過夢幻場景,青鯤鯓兩年前也曾吸引大量人潮追淚。
根據農業知識入口網指出,藍眼淚奇景主要發生在4~9月,4、5月份的梅雨與7、8月的颱風季節,是屬於雙鞭毛蟲門(Dinoflagellata)甲藻綱(Dinophyceae)的單細胞生物。因豐沛的雨水帶來大量營養鹽流入海中,再加上水溫升高、矽藻增生,爲夜光藻提供充足養分,便在岸邊大量迅速繁殖。
夜光藻體內有許多具有螢光素的球狀胞器,當受到潮汐變化與海浪拍打刺激時,會經由發光素接合蛋白(luciferin binding proteins)抓住發光素(luciferin),再透過發光素氧化酶(luciferase)氧化發光素而放出藍色生物光。
.本文經「網友@kang_0113、@tarotaro419」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