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甜」由來曝光!小學生玩桌遊認識糖文化

關廟青文化協會14日在保東國小發表糖業文化桌遊。(曹婷婷攝)

「臺南甜」、「全糖城市」揭示臺南跟糖緊密連結,4年前關廟文史工作者發現保東糖漏窯遺址,經各方奔走,今年8月「保東窯考古遺址」終獲指定市定考古遺址。但在地小朋友未必知悉這頁歷史,關廟青文化協會去年帶領國小學童從種甘蔗開始,認識糖的來源,並由小朋友設計糖業文化桌遊,未來將推廣南關線各級學校,作爲復甦在地食農教育的相關教材。

糖業文化桌遊今日上午在保東國小發表,即使住在鄉間,也有小朋友從來沒看過甘蔗,透過這門課程,頭一回見到甘蔗本尊,印象深刻;六年級雙胞胎兄弟黃閎昱、黃閎宥則異口同聲說,熬糖好辛苦。

關廟青文化協會14日在保東國小發表糖業文化桌遊。(曹婷婷攝)

關廟青文化協會執行長許玓維表示,去年獲文化局社區營造計劃支持,在關廟保東國小及五甲國小舉辦暑期糖業文化工作坊,帶領小學生從種甘蔗開始,接續體驗採甘蔗、榨甘蔗汁、再熬煮成黑糖,同時也以紙黏土製作糖漏與糖罐,瞭解糖的文化背景。

過程中,很多小朋友頭一回看到甘蔗蛻變成糖,直呼驚喜,最後則由學童將參與的各項課程繪製圖片,設計出糖業文化桌遊,以遊戲方式增加對糖業文化內容的記憶。

許玓維說,關廟青期望可以將糖業文化計劃,未來推廣於在關廟區、歸仁區或仁德區等各級學校,這些曾經大量種植過甘蔗的地區小學,讓大家認識「臺南甜」、「全糖城市」的由來。糖業文化桌遊20日起將在關廟區正興書局上架,另也同步在關廟青FB粉絲頁開放私訊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