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社會局改制設「兒童福利科」 強化0至2歲幼兒服務

臺南市社會局新設「兒童福利科」,專責0至2歲嬰幼兒業務。圖/臺南市社會局提供

因應長照3.0政策即將上路,臺南市政府自7月起將長照業務自社會局移交衛生局,結合醫事管理專業資源,推動「醫照合一」服務模式;社會局也同步進行組織改制,原「婦女及兒童少年福利科」自7月1日起分設爲「兒童福利科」及「少年及婦女福利科」。

社會局郭乃文局長表示,社會局爲更深化服務進行組織改制,將「婦女及兒童少年福利科」分設爲「兒童福利科」及「少年及婦女福利科」;「兒童福利科」將深化0至2歲嬰幼兒各項托育服務、強化托育人員管理、加強托育機構的督導與評鑑,以確保兒童安全。

另「少年及婦女福利科」主掌兒童及少年、福利及權益維護業務,倡導性別平權,並輔導管理特殊境遇家庭及新住民家庭婦女福利服務等事項。郭乃文局長表示,期待透過本次業務分工,能深化兒童、少年及婦女各項福利業務,並使人員穩定而精進發展。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市自2000年縣市合併以來,由社會局統籌推動長照業務,成績亮眼。如今交棒衛生局,是爲了更有效整合照顧資源,迎接長照3.0時代的挑戰。

社會局指出,長照政策從1.0到2.0,臺南市已建置70家A單位、1101家B單位及406家C單位,服務涵蓋率自2021年起連續四年高居六都之首,達95.62%,累計超過7萬人受惠,服務人次突破2386萬,屢獲中央評比肯定,並於2024年獲頒臺灣永續行動獎社會共融金獎。

雖然業務主責轉移,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仍由社會局持續辦理。社會局長郭乃文表示,目前全市共設406處據點,未來將由老人福利科統整辦理,結合高齡政策與在地資源,深化健康長者服務,推動更貼近生活需求的創新照顧模式。

臺南市社會局新設「兒童福利科」,專責0至2歲嬰幼兒業務。圖/臺南市社會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