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 釋迦今年產量減半 農嘆「害了了」

今年到3月還有寒流報到,臺南歸仁多處釋迦果園的果樹光禿禿。果農李忠元無奈說,今年收成「害了了」。(曹婷婷攝)

臺南歸仁栽種釋迦面積逾60公頃,是臺灣西部最大產地,惟今年3月仍有寒流報到,導致原本應結實累累的釋迦果樹卻光禿禿,災情慘重。歸仁果樹產銷班第4班多數農民都遭遇相同際遇,還稱最近一次遇到相同情形是9年前的霸王寒流,估計今年產量至少減產5成。

每年7、8月進入歸仁釋迦採收期,往年此時的釋迦已長到約1個拳頭大小,但今年栽種釋迦的農民,卻等不到這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栽種釋迦30年的歸仁果樹產銷班第4班成員李忠元說,栽種約1甲面積的釋迦,整園約有5成果樹出現相同慘況,部分果樹雖有冒出果實,但也小如紅豆般大小就停滯了。他還說,主要是樹木根部爛掉,無法輸送養分給果實,換句話說就是「樹木死了」,今年收成跟着「害了了」。

「不只今年心血泡湯,接下來3年也完了!」李忠元說,釋迦果樹從種下後,3年後纔會開始收成,接下來只能移除整批死掉的樹木,重新栽種,否則無以爲繼。他說,最近一次遇到這種慘狀是2016年的霸王寒流,當時超過7成果樹也是一片光禿禿,沒想到今年同樣的噩夢再度上演。

歸仁果樹產銷班第4班班長黃宏達說,氣候問題導致釋迦今年產量恐未如預期,經分析多數未能順利結果且夭折的樹木,可能與1、2月太早剪枝有關。剪枝過後即遇上寒流,後續樹木敗根,果實1顆都長不出來,放眼整園到處都是光禿禿的果樹,希望能夠爭取農政單位給予補助,幫助農民挺過這一關。

臺南市政府農業局表示,除已派員前往歸仁釋迦產地會勘災損情況,也提醒農民先向公所提報相關災損,後續農政單位彙整受損面積是否符合農損救助。至於臺南從今年以來,已有芒果、酪梨、荔枝、地瓜因低溫影響生長,均已達到天然災害救助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