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仁德土庫大宅聖天宮「擔水餅文化節」 地方父老支持振興
臺南仁德土庫大宅聖天宮「擔水餅文化節」,父老支持振興。圖/市議員郭鴻儀提供
臺南市仁德區土庫裡今天舉行「大宅聖天宮土庫擔水餅文化節」,先健走體驗擔水餅古禮路線、再遵循古例擔起約20公斤重扁擔,繞行老街。推出限量特製草帽與加油巾作爲贈品,民衆搶報名開放三天即額滿,吸引超過600人蔘加。
活動今晨健走繞行仁德區土庫裡街道,體驗擔水餅古禮路線,飽覽土庫自行車道、三爺溪畔風景。擔水餅文化體驗闖關遵循古例擔起約20公斤扁擔,繞行土庫大宅老街道,有如時空穿梭回味無窮。
另有福份疊疊樂與古法轉餅趣,以充滿兒時回憶的小遊戲,分享傳承兩百年的擔餅喜悅,闖關完成可拿到象徵福份的傳統水餅,讓福份傳遞更廣更深遠。
大宅聖天宮土庫擔水餅文化節,2020年仁德區公所首次推動審議社造參與式預算計劃「藝起想想仁德共好」獲得支持,獲選爲第一名方案,不僅讓社區民衆產生共鳴,更加讓地方文化與生活共榮。
立委、市議員、仁德區公所、土庫里長黃富建、太子里長徐徽樑、大宅聖天宮主委鄭燕忠等都表示支持土庫擔水餅文化指定爲市定民俗,強調發展地方特色,更推薦在地新生兒彌月禮可以用「水餅」,健康又富有地方特色。
主辦單位大宅聖天宮表示,至今第四屆成爲仁德長興學區重要文化活動,參與者都成爲擔水餅文化代言人,共同響應傳承地方民俗。希望匯聚更多元面向資源擴大舉辦,達到拋磚引玉成效。
市議員郭鴻儀表示,家族是土地公祠會員,自己出生時父親就有擔水餅分送,兒子出生時也親身參與擔水餅,過去人丁興旺,每到擔水餅時村莊裡都非常熱絡,如今因少子化人數日漸稀少,習俗也漸漸被簡化與淡忘。好在文化節活動獲得廣大回響,享譽全市。
郭鴻儀認爲,文化傳承不僅需要熱情,更需要走得長遠,擔水餅文化節傳遞一個已有200年曆史的文化,但活動每年都融入不同元素,增加民衆的新鮮感,才能持續獲得民衆青睞。如有機會更應該要跨區結合相似的傳統文化,如歸仁大埔福德祠擔餅歷史也相當悠久,更是太子土庫的鄰居,文化淵源相當緊密,希望讓地方文化特色能夠被看見,讓更多人能夠參與,帶動區域更繁榮發展。
禮物林俊憲三度擔任土庫擔水餅文化節起走嘉賓,支持擔水餅文化傳承,與郭鴻儀議員合作協辦。林俊憲表示,老一輩傳承下來的傳統,逐漸形成地方文化脈絡,但也遭遇新世代如少子化衝擊而衰退,但是隻要地方團結起來,就可以展現非常精彩的一面,期待擔水餅文化節能夠越辦越大,更堅定支持土庫擔水餅文化指定爲市定民俗。
臺南仁德土庫大宅聖天宮「擔水餅文化節」,父老支持振興。圖/市議員郭鴻儀提供
臺南仁德土庫大宅聖天宮「擔水餅文化節」,父老支持振興。圖/市議員郭鴻儀提供
臺南仁德土庫大宅聖天宮「擔水餅文化節」,父老支持振興。圖/市議員郭鴻儀提供
臺南仁德土庫大宅聖天宮「擔水餅文化節」,父老支持振興。圖/市議員郭鴻儀提供
臺南仁德土庫大宅聖天宮「擔水餅文化節」,父老支持振興。圖/市議員郭鴻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