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全美戲院3/2熄燈!李安學生時代的最愛 不敵虧損尋求轉型

▲有75年曆史的臺南市中西區永福路「全美戲院」,惟不敵連年虧損,將於3月2日熄燈。(圖/翻攝自全美戲院臉書粉專,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成立於1950年日據時代,至今有75年曆史,堪稱見證臺灣電影史的臺南市中西區永福路「全美戲院」,雖於1971年轉型播映二輪片而風光一時,惟隨網路影音盛行,國人觀影習慣改變,不敵連年虧損,業者悄然宣告營業到3月2日,後續將再尋求轉型。

2月12日是全美戲院創立75週年紀念日,全美戲院雖邁入75週年,但也迎來殘酷的變革,業者宣告將營業至3月2日,雖然熄燈,但業者對未來仍充滿希望,將研議轉型再出發,目前已開始着手接洽各種合作模式。業者呼籲懷念兩片同映的觀衆們,也請把握這最後1個月,帶着餐點走進戲院,重新回味電影從早看到晚的懷舊時光。

爲不想讓觀衆惋惜,全美戲院將在2月12日上午11時舉辦75週年生日派對,現場準備14寸大蛋糕慶生,並贈送精美小禮品給光臨民衆,邀請熱愛電影的民衆或曾在全美戲院留下美好回憶的人,一起回顧全美戲院流光歲月,展望無限可能的未來。

1960年代前後出生的老臺南人都知道,臺南有「第一全成」、「大全成」和「小全成」三家全成戲院,「第一全成」就是全美戲院的前身,而「小全成」是後來的今日戲院。1950年在現金中西區永福路二段大井頭旁,由經營電影業的歐家兄弟重建爲巴洛克風建築的第一全成戲院。早期大多播放好萊塢歐美洋片、臺灣國片、日片及部分無聲黑白電影,現場需有「辯士」講解內容、敘述旁白,還要有樂隊配樂,有時也會上演歌仔戲。1969年歐家將戲院轉讓給妹婿吳義垣先生,戲院整修後改名爲「全美戲院」,當年爲首輪戲院,「全美戲院」從此成了臺南人交織集體記憶的所在。

後來又陸續開了很多家,光是中西區除了全美,還有今日、世界、赤崁、臺南、國華、成功、王子、王后、實踐堂、民族、古都、南都、南臺、統一、中國城、金馬、延平等大大小小的戲院,全盛時期甚至有「電影裡」的稱譽,1971年因首輪戲院太多,片源爭搶激烈,再加上僧多粥少的客源,全美戲院便急流勇退,斷然轉型爲播映二輪洋片爲主,並實施兩部電影同映,以半價售票的優惠,爭取青少年及軍警、家庭客羣。轉型後反映相當熱烈,全美戲院成了臺南青少年學子最愛的娛樂場所之一,也成爲戀愛中的情侶常選的約會地點。全美戲院的歷史堪稱臺灣的電影史。

國際導演李安也曾說:「全美戲院是我學生時代最常造訪的地方...」,當年他特別愛看洋片,說那是孕育他夢想拍電影的地方,如今成立75年的全美戲院,仍不敵大環境的不景氣而停業,令人甚感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