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 奇美藝術獎 累助386青年逐夢
第37屆奇美藝術獎7月31日舉行頒獎典禮,由奇美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郭玲玲(右六)頒獎給11名得獎者。(曹婷婷攝)
奇美藝術獎邁入第37屆,今年11人獲獎,其中4位二度獲獎,迄已386人次獲獎,獎助金額1.3億元,奇美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郭玲玲強調會持續獎助,更引述許文龍昔出席頒獎必講一句話「這筆錢是借給你們的,但是不用還,他日有能力,希望也能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於1989年設立「奇美藝術獎」,讓青年藝術家獲得爲期1年、每月3萬元獎助金,能夠無後顧之憂,潛心創作。許文龍前年底辭世,郭玲玲說,奇美藝術獎會持續下去。
第37屆奇美藝術獎7月31日在奇美博物館舉行,郭玲玲提及許創辦人出生貧困家庭,媽媽常對他說「人可以失業,但不可以失志」,勉勵所有藝術家堅持走下去。她更引述許文龍每次頒獎一定會提醒得獎者「要感謝父母支持,今天才有這麼好的表現!」
擔任評審委員的故宮院長蕭宗煌恭喜每位得獎者,「只要說拿過奇美藝術獎,每個人都會對你刮目相看」。
他說,許創辦人說過「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就是爲大衆存在」,從創立基金會到成立博物館,但多年來卻也曾被質疑「好像沒把心力投注臺灣藝術?」他說,這是一個錯誤觀念,因許文龍做的是政府不願做、沒法做的事,政府不可能蓋西洋美術館、也不可能買提琴借給音樂家使用。
他提到,臺灣有許多藝術獎甄選優秀藝術家給予獎勵,但奇美從第1年做的就是「陪伴」,在藝術家步入專業領域前的這段緩衝時間,至少確保生活無後顧之憂,得以專心創作,有人如今已是專業藝術家、有人成爲教授、也有人成爲奇美藝術獎評審委員,「這些人秉持一個理念,在不同文化領域傳播許創辦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