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麻豆青農聯手賣公益文旦 雲林爭取文蛤災害救助

臺南麻豆「快快公雞公益文旦聯盟」,多年來辦公益文旦販售活動,但今年受風災影響產量大減。圖/南市農業局提供

臺南麻豆文旦遭丹娜絲颱風及豪雨重創,落果高達8成,由青農組成的「快快公雞公益文旦聯盟」仍循往年幫弱勢,推出公益文旦,售完爲止;另,雲林口湖鄉文蛤同樣因豪雨災情嚴重,縣長張麗善昨會勘確認損失逾2成,建請農業部儘速啓動天然災害救助。

臺南的文旦種植面積1075公頃,佔全臺28%,其中麻豆區是主要產區,種植就達814公頃、年產量約2萬公噸,然而先前風災造成落果高達8成,市府表示,將整合資源協助重建;麻豆區農會總幹事孫慈敏說,感謝各地前來的志工協助清理果園,後續也歡迎選購麻豆文旦及柚子相關加工品,以實際行動支持產業。

麻豆青農李佳翰、李明彥、陳有信、蔡文仁、張津雪、李寶幹、李孟珊組成「快快公雞公益文旦聯盟」,聯盟表示,連續11年販售文旦做公益,但今年採彈性參與、限量預購,青農依果園實際災損,自主評估可供貨數量,公益文旦售完爲止,銷售所得20%將捐助8個社福團體。

此外,雲林文蛤養殖面積3464公頃、產量3萬1450公噸,產值約17.1億,全國第一,0728豪雨,海水被沖淡,鹽度不足造成口湖鄉養殖文蛤死亡嚴重,公所初步統計災損268多公頃,縣長張麗善昨與公所、水試所會勘,確認文蛤損失超過20%,表示會請各鄉鎮速報延遲性災損,並建請農業部儘速啓動天然災害救助。

至於鹽度不足,張麗善說,請農業處推動大埤酸菜每年產生多達上千噸的高鹽廢水,轉化爲養殖液肥的可行性,能解決廢水並補充魚塭水質鹽度。

先前連日豪雨,雲林海水變淡,重創養殖文蛤,縣長張麗善(中)昨會勘並籲請中央啓動災害救助。記者蔡維斌/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