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鹿耳門溪減淤工程 漁民憂難進出害生計 水利局這樣說

臺南市鹿耳門溪出海口長年淤積,市府爭取前瞻經費5千餘萬,將進行減淤改善工程。記者鄭惠仁/攝影

臺南市鹿耳們溪出海口長期淤沙,每年要疏濬,但效果有限,爲此委託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提出改善方案,因經費到位,月底即將施工。因目前是牡蠣養殖季,漁民擔心施工期船筏進出困難,影響出海作業。水利局表示,施工難免造成不便,會再協商,確保漁船在施工期順利出入。

安南區鹿耳門溪口因上游彙集嘉南大圳排水路、溪南寮大排、土城仔大排、竹筏港之一排水、竹筏港之二排水等排水路,長期累積排水泥砂;加上河口地勢平緩,流速不足,更受海岸地形、潮汐影響,海岸漂沙也沉澱在溪口,造成出海口淤積,退潮時影響漁民航行安全。爲此,農業局配合牡蠣養殖季,每年上下半年各疏濬1次。

爲了有效解決淤積的問題,水利局委請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辦理「鹿耳門溪口海岸監測調查及淤沙問題之研究評估」,透過基本資料收集、地形測量、海象觀測及數值模擬分析等,研究歸納溪口淤淺機制,規畫減淤改善方案。以束流的方式,用縮小河道,加大水流的自然力量,有效清淤。經增取5千餘萬元前瞻經費,月底將動工,預計颱風前完工。

不過,漁民聽說,工程期間漁船難以進出,日前說明會上,南市區漁會總幹事林鈺昕要求,目前正是牡蠣養殖季也開始收成,漁船若無法進出,等於是要漁民的命。要求施工期海口航道至少要有2艘船進出的寬度,並確保漁民航行安全;若無法做到,先不要施工,研究出好辦法再做。

水利局長邱忠川表示,施工期間難免會造成不便,但絕不會有漁船無法進出情形,將再和漁民、施工廠商協商出更好的方式,確保漁船進出順利與安全,但也請漁民在施工期間,若有不便能體諒。此一工程內容包含航道疏濬、束流工設置、養灘及後續成效監測,其中疏濬的沙土將在四草海堤外海岸養灘,而完工後可將航道範圍內水深增至1.5公尺。

臺南市鹿耳門溪出海口長年淤積,市府爭取前瞻經費5千餘萬,將進行減淤改善工程。記者鄭惠仁/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