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連年淹水屢遭質疑治水成效 水利局秀數據

水利局長邱忠川(右)31日說明臺南歷年治水投入經費與治水成效。(曹婷婷攝)

西南氣流帶來雨彈,28日在臺南後壁、白河等地區造成淹水災情,臺南市治水成效也遭到質疑,「每年都說治水有成,怎又淹了?南市府直球對決強調,從2006年迄今累計投入415億元治水,要全面完成治水,尚短缺385億元,治水經費明顯不足,也舉過去淹水熱區近年已不淹了,強調以最小金額、發揮最大治水成效。

水利局長邱忠川(左)29日向行政院長卓榮泰說明菁寮大排整治現況。(曹婷婷攝)

水利局長邱忠川31日說明歷年治水成效,強調面對極端氣候,必須謙卑。針對後壁區去年凱米颱風也釀淹水災情,今年又淹了,災民都很不解。他說,當天24小時降下423毫米驚人雨量,臺南一年雨量2000至2500毫米不等,等於整年五分之一的雨量,1天就下完了,去年凱米雨量也同樣驚人,強調淹水取決於降雨量、防洪頻率,菁寮大排尚未整治好,未達10年頻率,所以溢淹。

他說,凱米風災過後,已向中央爭取4.35億元經費,投入菁寮大排整治,目前還在施工中,預計今年底完工;另,前天行政院長卓榮泰南下後壁勘災,當面爭取17.5億元經費也獲同意,短期整治經費3.5億元會盡快設計發包,希望明年汛期前完工,發揮治水效益,長期來看,要完全整治好菁寮大排,則需3年時間。

他也強調,臺南現行防洪設計爲10年防洪頻率、25年不溢堤,相較於大臺北地區治水總經費已逾1800億元,防洪保護標準已達200年重現期,都市排水設計強度更達每小時78毫米,爲全國之冠,面對極端氣候,臺南的防洪韌性亟需升級。

水利局估算,全面完成區域排水整治需要約800億元經費,目前臺南已投入前期「易淹水改善計劃」及「流域綜合治理計劃」經費242億元,加上正推動的「前瞻水環境計劃」約173億元,累計執行415億元,尚短缺385億元,治水經費明顯不足。

但水利局也秀出這幾年治水成效,過往淹水熱區都已未傳淹水,包括三爺溪整治完成後,崑山科技大學、太乙工業區、中華醫事科技大學等過去淹水熱點皆無災情;安南區十二佃、麻豆區埤頭社區、北門區三寮灣與錦湖社區、將軍區青鯤鯓社區以及學甲市區北側等,也發揮良好防洪效益,顯示治水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