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垃圾去化遇困境 環保局:新焚化爐今年預計可完工

臺南市議員吳禹寰今在議會針對臺南市面臨生活垃圾去化困境質詢,認爲市府至今未建立有效分類與減量制度,垃圾只會愈堆愈多;對此環保局迴應,今年新焚化爐預計可完工,另外也會評估舊焚化爐是否可繼續使用,倘若可行,明年可望增加10多萬噸垃圾焚化量,緩解去化壓力。圖/市議員吳禹寰提供

臺南市面臨生活垃圾去化困境,不僅曾文、南化水庫水源保護區內存有環保署列管的垃圾掩埋場,城西、歸仁更衍生一座座垃圾山,這些並非不法業者傾倒,而是南市府堆置結果,南市議員吳禹寰今在議會質詢,認爲市府至今未建立有效分類與減量制度,垃圾只會愈堆愈多。

吳禹寰表示,臺南全市多達3641棟大樓、約有25萬戶,佔全市總戶數四分之一,但垃圾分類落實度低,導致生活垃圾去化面臨困境,甚至在曾文及南化水庫的水源保護區內,都還各有1座被環保署列管的垃圾山,這些垃圾多爲焚化爐處理不及所打包暫置,責任歸屬相當清楚。

吳禹寰認爲,市府至今未建立有效的分類與減量制度,垃圾只會愈堆愈多,且即便社區大樓管委會有心管理,向環保局與工務局通報卻互踢皮球?他直言,市府若不能積極處理,即便第3座焚化爐蓋好,垃圾還是燒不完。

對此,環保局長許仁澤迴應,臺南目前打包暫置的垃圾量約22萬,主要暫置在城西、歸仁、柳營及六甲等地,以歸仁及城西數量較多,今年除新焚化爐預計可完工外,也會評估舊焚化爐是否可繼續使用,目前正進行環評,倘若舊焚化爐可續用,明年可望多燒10多萬噸垃圾量。

他也說,臺南每年垃圾焚化量約短缺10萬噸,早期興建焚化爐時設計的熱值相較偏低,且爲了發電,垃圾處理量就會相對減少,然而新焚化爐在設計上已經改善,倘若城西焚化爐明年可續用,加上永康焚化爐也預計整修改善,整體垃圾去化效能就可望大幅提升。

另外,針對水庫水源保護區內存有環保署列管的垃圾掩埋場,許仁澤迴應,該掩埋場是舊的,在2010年已封閉,但因今年初地震關係,有部分掩埋場緊急堆置約2萬噸營建廢棄物,已有向國土署申請,後續將會盡速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