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海廢1年增11公噸 潛海戰將、環保艦隊聯手清理
臺南市政府環保局與潛海戰將合作,請他們幫忙清理臺南近海的海洋廢棄物。(環保局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臺南市政府環保局與潛海戰將合作,請他們幫忙清理臺南近海的海洋廢棄物。(環保局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環保局今天在漁光島舉辦「海洋水水通四海」活動。(曹婷婷攝)
13名潛海戰將原計劃下水清除海洋廢棄物,但遇大雨喊卡。(曹婷婷攝)
海底垃圾常見纏繞珊瑚、巖塊等海洋地形,難以打撈,臺南市政府環保局每年與潛海戰將、環保艦隊合作,幫忙清理臺南近海的海洋廢棄物,統計去年清出33.6公噸海廢,前年清出22.3公噸海廢,1年就增加了11.3公噸。
臺南市政府環保局響應國家海洋日,2日在漁光島號召超過300名水環境巡守志工、企業代表淨灘,同時也邀來13名潛海戰將下海,化身海洋清道夫,然而,天公不作美,上午大雨不歇,基於安全並未下海也取消淨灘。
由於活動一開始就驟下大雨,副市長趙卿惠指出,極端氣候下,更要重視海洋保育工作,在市長黃偉哲支持下,針對44支水環境守護志工隊伍,因須從事水質監測、水污染巡守通報、淨溪淨灘等具特殊性與危險性的夥伴們,每隊補助從1萬加倍爲2萬元,感謝大家長期的辛勞,持續守護河川。
環保局統計,這幾年透過與潛海戰將、環保艦隊合作,不遺餘力投入清理海洋廢棄物,前年出動潛海戰將52人次,共清出260.6公斤海廢,去年出動潛海戰將59人次清出266.3公斤。
另外,環保艦隊前年清出不可回收垃圾1萬7523公斤、可回收垃圾4562公斤以及318.2個漁網;去年則清出不可回收垃圾2萬8440公斤,可回收垃圾4907公斤及48個漁網。
海洋保育署主秘林天賞指出,塑膠製品遭棄置海洋,塑膠袋大概15年會分解成塑膠微粒,寶特瓶約需450年,魚吃了這些塑膠製品,我們再吃魚,就把塑膠微粒吃下肚,感謝臺南市政府積極清理海廢,找300多艘船隻及潛海戰將協助清理海廢,強調這種工作不是隻做1天,而是長久的工作,民衆也必須從生活落實減塑。
環保局長許仁澤說,漁光島近年成爲觀光勝地,假日人潮如織,但也帶來可觀的海灘垃圾,希望藉由積極推行海洋環境教育、淨灘等,提升民衆海洋守護意識,進而徹底改善海洋生態。
中華醫事科大校長孫逸民帶領水環境守護志工21年,他認爲,這些年來河川水域水質有逐步變好,但考驗也更多,要改變一般人習慣不易,守護水環境也需要從生活推廣,讓人人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