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光環境改造首波登場 三大古蹟夜間點燈展現府城光影風華

▲原臺南州會、愛國婦人會館、聯州會、合同廳舍、文學館與孔廟街區,夜間點燈後光影流轉,展現府城歷史建築的沉穩氣質。(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夜幕低垂,古蹟甦醒。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推動的「臺南400城市光環境改造計劃」,首波成果正式亮相,原臺南州會、原臺南合同廳舍及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三處市定古蹟完成夜間照明優化工程,透過現代光影技術重新詮釋歷史風貌,讓府城街區夜色更添文化韻味。

原大正公園周邊古蹟羣猶如開放式博物館,光環境計劃結合DMX燈光編程與建築語彙,串聯臺灣文學館、臺南美術館、孔廟園區等文化節點,逐步打造出一條層次分明、靜動交融的夜間文化軸線。州會與合同廳舍透過光暈與光涵構手法,展現建築肌理與歷史細節;愛國婦人會館則以暖黃光結合庭院燈影,營造靜謐溫潤的夜間氛圍,成爲市民散步新亮點。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擁有深厚人文與歷史資產,古蹟夜間照明優化正是城市再造與公共美學的重要一環,未來也將陸續推動祀典武廟、大天后宮、臺南孔廟、府城城垣等國定與市定古蹟的光環境改造。文化資產處指出,光環境設計兼顧安全、導引、休憩與展演,期盼夜色中的古蹟,能成爲臺南文化魅力的另一種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