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二王公墓浪浪追車 騎士噩夢
臺南永康二王公墓長期成羣遊蕩犬嚇壞民衆,有議員說,幾乎是每隔一陣子就會發生的問題。圖爲二王公墓先前遊蕩犬聚集情況。圖/市議員朱正軒提供
臺南市政府於仁德區打造首座遊蕩犬暫置區,開幕近5個月收容約50只遊蕩犬,不過南市浪浪問題難解,收容量嚴重不足,2處動物之家幾乎「翻倍超收」,且永康二王公墓長期成羣遊蕩犬嚇壞民衆,議員批每隔段時間就發生問題,根本惡性循環。
市府動保處表示,遊蕩犬暫置友善場域目前全臺各地僅有臺南推動,暫置所須克服的問題也不少,不僅要變更地目,更要獲得地主及地方的同意與支持,因此在遊蕩犬暫置所概念推出後,動保處在各區會勘過上百處場域,目前僅有仁德成功裡順利興建並營運。
根據「全國動物收容管理系統」統計,臺南市動物之家灣裡站犬隻留容最大值爲400只,目前已收容720只;動物之家善化站犬隻留容最大值300只,也收容637只,2處動物之家幾乎都是翻倍超收。
動保處指出,各縣市所面臨遊蕩犬的問題都差不多,尤其是零撲殺政策上路後,臺南的動物之家收容量一直處於高飽和狀態,而遊蕩犬暫置友善場域可透過最少經費,打造最有經濟效益的收容解方,成爲動物之家收容量的調節空間之一。
至於斥資約2億元的學甲多功能動物保護教育園區,預計明年6月完工,以收容學甲區遊蕩犬爲優先,若有剩餘空間再進一步收容周邊大北門區的遊蕩犬。
市議員朱正軒則說,二王公墓流浪狗問題嚴峻,已發生多起交通事故,許多市民夜間不敢騎經忠孝路,深怕和浪浪發生車禍交通衝突,即便採取「捉捕結紮後不回放」政策,但當地浪浪族羣未消退,仍可見到新面孔及幼犬,顯見收容是治標不治本,落實結紮絕育才能減少浪浪族羣。
朱正軒也要求,加強管制隨意餵養的行爲,把食物丟在路旁,將導致浪浪習慣在路邊遊蕩,籲應針對餵養者及餵養行爲進行規範。
對此,動保處迴應,二王公墓遊蕩犬問題將積極與區公所、地方協調,找尋適當的地方規畫安排暫置所,並透過積極宣導、多管齊下,讓更多浪浪能被認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