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東區中華東路人行道 99電箱擋道

臺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人行道改善已動工,但上面電箱林立,議員質疑要等捷運藍線才能遷移,恐影響人行空間。記者吳淑玲/攝影

臺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人行道改善工程近日動工,因是主要幹道,車流量大,沿線人行道長期受到花盆、機車及電箱佔用,市府爭取1億多元經費改善,議員質疑分5段施工恐拖長交通黑暗期,且沿線人行道有高達99個電箱,須配合捷運藍線才能遷移,人行空間仍受阻;工務局說只要捷運落墩位置確定就可遷移。

工務局說,中華東路人行道改善計劃將電箱移至中央分隔島,擴大街角人行空間,增設路肩停車位,並退縮行人穿越線,同時改善人行道寬度至1.8公尺,增設左轉專用車道及進行路面刨鋪,上月動工,工期約1年。

市議員曾培雅昨質詢指出,工程雖已於上月動工,但現場常沒見到工人,且人行道不長卻分5段施工,恐拖延完工,造成交通黑暗期過長,影響民衆出行。她盤點沿線人行道發現有高達99個電箱,因位置需配合捷運藍線施工,但藍線明年底纔可能動工,預計2031年才完成,電箱若保留3年或5年才遷移,人行空間仍受影響。

工務局長陳世仁表示,分段施工主要考量沿線兩側店家營業需求,已從原先分9段改爲5段,以降低施工對商家衝擊。電箱部分已與捷運工程處協調,施工期間將保留於路側人行道,但維持行人可通行動線;未來依藍線捷運墩柱落墩位置,分階段遷移至中央分隔島,確保人行道使用安全及順暢。

工務局說明,中華東路改善工程從中華陸橋至凱旋路口,全長約2.7公里,將分5階段施工,預計2026年底完工。除了人行道拓寬與路面改善,工程也包含左轉專用車道設置及路肩停車空間調整。針對電箱問題,11月3日已完成會勘,將視捷運藍線施工進度與落墩位置,協調移置至中央分隔島,避免二次施工影響行人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