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大道公生遊學」探索拓墾之路 用植物染敲下年少印記
臺南社大臺江分校今辦大道公遊學活動,學生探索大廟,瞭解傳統文化。圖/臺南社大提供
臺南市安南區6所國中小200名親師生今「大道公生遊學」,沿着海尾寮溪及臺江古道走訪前人拓墾之路與廟宇,依古禮謝神;並沿途採集在地植物花果葉,訪問耆老,探索大廟楹聯詩詞,以及用植物敲染創作「我們的愛」,謝天也謝謝爸媽、老師的陪伴。
臺南社大臺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表示,每年大道公生日舉辦遊學,已邁入第18年,用步行方式踏溯臺江十六寮朝聖之路,探索村落歷史,禮謝守護神,也認識環境生態,體驗村落生活。共有學校社團小臺江、水水長安,及和順、安南國中、海東、安慶國小親師生參加。其中,安慶國小二年級學生全程參與,完成壯遊挑戰,
副市長葉澤山說,臺江大道公生遊學行路,18年不間斷,非常不容易,已經變成臺江地區傳承在地歷史文化精神,非常重要的活動。藉由陪伴孩子行腳,實地探勘認識臺江,以及和過去歷史文化做對話,認識當代臺江發展,是公私協力非常好的典範,已成臺江孩子成長曆程中,重要的文化活動,也是臺江歷史文化紮根最重要的一部分,期待此活動會流傳下去。
海佃國小老師黃靖雅說,小朋友精神飽滿,沿途都在學習,還自己組成學習小組,讓大人看了滿感動的,這是很難得的教與學經驗。
長安國小老師翁育民分享,每年大道公生遊學都有不同感受,因爲每一年臺江都在進步,也都在改變。但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瞭解臺江的傳統,讓他們在新舊交替過程當中,不要忘了舊的,並從舊的傳統裡面去找到新的靈感,讓臺江更進步。
和順國中王苡臻說,第一次走這麼遠的路,沿途感謝熱情的大廟,準備美味的包子、炒米粉,讓大家吃得好開心;大家走進大廟,欣賞門神等藝術之美很難忘,特別是在外塭和濟宮聆聽南管樂,十分好聽很難忘。
臺南社大臺江分校今辦大道公遊學活動,師生利用文化路徑的植物花草拓染創作。記者鄭惠仁/攝影
臺南社大臺江分校今辦大道公遊學活動,師生利用文化路徑的植物花草拓染創作。記者鄭惠仁/攝影
臺南社大臺江分校今辦大道公遊學活動,小朋友絹印臺江古地圖。記者鄭惠仁/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