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穿山甲死傷83%野狗攻擊? 在地人另有觀察
龍崎電子工程師王騰緯長期觀察野生動物,過去兩年目擊穿山甲20多次。圖/王騰緯提供
近來有野人士發起搶救臺南龍崎牛埔地區穿山甲,指去年穿山甲救護「高達83%遭犬隻攻擊受傷、致死」。不過龍崎長期觀察野生動物的電子工程師王騰緯質疑這說法不實。他說,穿山甲死傷主因不是犬咬、是「人禍」,且目擊數量10多年來大增。
王騰緯表示,從小在龍崎出生、長大,除早年外出求學工作,出入家鄉山區40多年來的實際經驗和觀察,穿山甲「高達83%不是遭犬隻攻擊受傷、致死」,他敢說「83%以上是人爲造成」。
王騰緯指出,穿山甲主要生活在標高1000公尺下林地,是夜行性穴居動物,牛埔區高度300公尺以下,與主要日行的遊蕩犬活動範圍時間並沒重疊。數量稀少是人類造成,早年因「很多臺灣人愛吃」、山很多人捕捉賣給山產店。
他說,因爲大量捕捉,山產店常標榜穿山甲料理吸客,他直到12歲,才第一次在龍崎坡地看到野生穿山甲;後來政府重視野生動物保育、捕捉殺害有刑責,目擊數量明顯增加。他過去兩年在龍崎大坪、石槽、牛埔等地山區道路就目擊超過20次,連白天民宅旁都看到。
王騰緯認爲,目擊次數明顯增加,也有可能因棲地被人破壞、開發佔據,穿山甲被迫經過道路,遇到遊蕩犬的機率大增,更常被路殺,也看過好幾次。
他認爲把在戶外的狗都抓了也不能解決問題,以他觀察所謂的山區遊蕩犬,很多是飼養來看家或者看守果園農地的狗,兇猛的經常帶頭與鄰近家犬結伴活動,沒主的流浪狗爲了自保也常加入,政府應該把重心放在源頭管理。
王騰緯表示,動保人士呼籲政府拿出對策沒錯,但不要搞錯重點,就像指責高雄梅花鹿「野狗羣圍攻咬死」,是因有些人或團體「保護野狗」,爲保護淺山珍貴野生動物,政府儘快抓走野狗並不得放回。
但大家應該該問的是所謂「野狗」是哪裡來的?種種問題又怎麼樣造成?重點還是應該放在如何減少不當飼養、丟棄,把問題都推給遊蕩犬真的太廉價了。
龍崎電子工程師王騰緯長期觀察野生動物,過去兩年目擊穿山甲20多次。圖/王騰緯提供
龍崎電子工程師王騰緯長期觀察野生動物,過去兩年目擊穿山甲20多次。圖/王騰緯提供
龍崎電子工程師王騰緯長期觀察野生動物,過去兩年目擊穿山甲20多次。圖/王騰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