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城西焚化廠新爐動土後舊爐續留 待環評後活化

臺南市安南區城西垃圾焚化廠更新爐新建工程2023年9月動土後,目前進度已經超過8成,預計2026年2月完工啓用。(市府提供/洪榮志臺南傳真)

臺南市安南區城西垃圾焚化廠更新爐新建工程2023年9月動土後,目前進度已經超過8成,預計2026年2月完工啓用。市府原本計劃以新爐取代現有的舊爐,但考量一旦舊爐停用,全市暫存垃圾恐需至少20年才能處理完畢,市府環保局長許仁澤證實,最近已決定續留舊爐,但仍需啓動環評程序,待通過後再活化,目前正簽報相關經費中。

環保局指出,臺南市每天可燃燒的垃圾量約1800噸,但因目前城西、永康等2座焚化廠的處理量合計1350噸,還有450噸缺口,除部分垃圾商請鄰近縣市焚化處理外,也加強資源回收、推動SRF固體再生燃料以降低垃圾量;至於部分無法處理的垃圾只能先打包暫存,至今已累積超過25萬噸。

環保局還說,城西焚化廠更新爐預計2026年2月完成後,日處理量約900公噸,如果加上永康焚化爐,2爐所能處理的垃圾量,最多也只能勉強解決每天應燒的垃圾量,先前累積的垃圾還是無法處理。

環保局考量舊爐整修後仍可繼續使用,經參考日本等國家的做法後,最近決定新爐完工後將活化舊爐,以加快解決暫存垃圾的問題;但因舊爐活化需經過環評程序,只要一通過,即可在新爐啓用後整修,整修完成後全市的年垃圾處理量將可逾20萬噸,加上部分科工區也陸續興建焚化爐,未來處理事業廢棄物的量能也增加,即有餘力處理累積暫存的垃圾,徹底解垃圾問題。

市議員李中岑認爲,原先規畫城西焚化廠新爐完工後,舊爐便要廢除,但因有了新爐後,仍無法徹底解決臺南市的垃圾問題,因此多位議員均建議活化舊爐,修整後再加入處理垃圾的行列,以提升整體的處理量能,但也希望藉此機會強化舊爐的設備,降低污染問題,以保障附近居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