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73歲獨居翁屋被吹垮僅安置1天? 區公所被批澄清:溝通誤會
獨居在東山區的73歲陳姓老翁房屋鐵皮屋頂、牆壁都被強風無情掀開,自己也被掉落磚瓦砸得頭破血流。圖/讀者提供
中臺丹娜絲重創臺南,多個行政區極爲嚴重,獨居在東山區的73歲陳姓老翁房屋鐵皮屋頂、牆壁都被強風無情掀開,自己也被掉落磚瓦砸得頭破血流,目前仍處於驚嚇狀態;陳的友人向本報投訴,不滿區公所毫無安置照顧規畫,社會局也不關心獨居老人慘況。
對此,東山區公所表示,7日凌晨風勢雨勢強勁,派出所協助轉介陳姓老翁在避難收容處所,因老翁頭部有傷,並表示有頭暈、想嘔吐等症狀,爲確保安全,社工立即協助就醫。
區公所指出,陳翁居住地受損嚴重,暫無法居住,經評估後協助安排入住「香格里拉長照機構」,然而因公所與該機構協定爲「臨時安置」,僅可提供短期3天,因此立即在昨天主動與陳翁設籍地永康區公所聯繫,評估是否能接續轉介至永康公費安置機構,提供更穩定的照顧。
從事工程行工作、代陳姓老翁發聲的陳姓男子指出,父母與老翁相識,老翁在他小時候對他非常好,曾經說過要收他當「乾兒子」,他也常去老翁家裡玩,但兩人並無血緣或收養關係;因念在過去陳姓老翁的恩情,兩人一直保持聯絡,老翁曾在生病時請他幫忙。
陳姓男子說,老翁原本在臺南市永康區獨居,當時因病被負責關懷的社工安置到護理之家照顧,但老翁不喜歡待在機構,打電話跟他說「帶我出去」;他帶老翁離開,房東卻不願意再將房子租給老翁,於是他將東山區北勢寮放置工具的房屋,提供老翁居住。
陳姓男子表示,6日他前往工地,中午順路經過老翁住處,特別叮嚀「颱風來了不要出去」;晚間11時許,丹娜絲強風吹拂下,房屋鐵皮屋頂跟牆壁竟被掀開吹走,老翁也被掉落物品砸到頭破血流,多處擦挫傷,當時老翁先報警,兩名警員將老翁拉出。
消防將老翁送醫,並由新營醫院通知陳姓男子;陳趕到醫院,老翁說「門窗、鐵門聲音好大聲,好像龍捲風來了,然後房子就垮掉」,他去看房子,果然面目全非。等詢問東山區公所,獨居老人房屋垮了,該怎麼處理,對方竟回覆只能協助在庇護中心安置一晚。
陳姓男子認爲,房屋嚴重損壞,從清理危險物品到讓老翁拿出家當,至少需要3到5天的時間,更不用說之後的維修、重建需要時間,現在區公所只讓老翁安置一晚,連收拾家當的時間都不給,接下來老翁要去哪裡?是否要露宿街頭?難道市府都沒有下達指令?
陳說明,家裡還有母親,跟老翁並無任何關係,不方便將老翁接回家裡,而且老翁是獨居老人、是社會局關懷登記服務的對象,應該由區公所通知社會局,拿出照顧安置的辦法;結果他看到的是區公所在臺風來之前沒有預先防範的機制,出狀況後一問三不知。
陳詢問隔壁的白河區公所,對方表示有將福安宮提供的大樓作爲安置中心,可以讓老翁入住;讓陳更加不滿,再次詢問東山區公所,表示區公所無法照顧自己的里民,是要讓受災的里民都到隔壁區公所求助嗎?區公所才改口可以讓老翁在護理之家住3天。
陳指出,收拾家當都需要3到5天的時間,到房子復原更不知多久,區公所只給3天,讓他質疑爲什麼臺南市政府各區公所面對災害應對辦法,新營、白河、東山各區不一致?獨居老人都出事了,爲什麼社工都不聞不問?3天后要何去何從?
陳表示,自己已經儘量幫助陳姓老翁,但家裡確實有難處,跟老翁也並非有血緣或親屬關係,希望區公所不要受理到老人家受災難時就要求仰賴依親,既然是獨居老人,要怎麼依親?難道市民無法依靠公部門,只能向華山基金會及慈濟等民間單位求助?
陳希望,市政府如今面對丹娜絲重創臺南市,能夠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提供災民較長期的安置地方,讓老翁可以度過這次難關,往後也要能夠積極的提出預防災難規畫;他也建議,對於災難的損害補助認定、申請,市府要有明確的窗口。
東山區公所強調,市府積極處理緊急臨時安置、協助災民清理家園,視災民需求提供妥善的安置服務,絕無僅能安置1天或3天之事,應是溝通時產生誤會,將持續追蹤陳翁安置進度,與相關單位保持合作,確保災民獲得最合適的照顧與支持。
社會局迴應,依據內政部重大災害安置原則,災民短期收容以2周到1個月爲原則,災民在收容處所,將採駐點方式由社工訪視提供服務,包含若有中長期安置需求調查及協助安排;若災民未進入安置處所,經通報將由各地社福中心協派社工前往訪視瞭解需求,提供所需之生活支持與服務連結。
社會局指出,後續將協助安置陳姓老翁翁在永康安置機構,社工將持續關懷訪視。
獨居在東山區的73歲陳姓老翁房屋鐵皮屋頂、牆壁都被強風無情掀開,自己也被掉落磚瓦砸得頭破血流。圖/讀者提供
獨居在東山區的73歲陳姓老翁房屋鐵皮屋頂、牆壁都被強風無情掀開,自己也被掉落磚瓦砸得頭破血流。圖/讀者提供
獨居在東山區的73歲陳姓老翁房屋鐵皮屋頂、牆壁都被強風無情掀開,自己也被掉落磚瓦砸得頭破血流。圖/讀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