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7-9月車禍死亡人數大降42% 交通局:防制逐步見效
臺南市政府交通局推動交通安全教育從小紮根。(交通局提供/洪榮志臺南傳真)
交通部公佈今年上半年整體交通事故統計,臺南市今年上半年有168人因交通事故死亡,較去年大增39人,總數及增幅都高居各縣市之冠。不過,臺南市9月道路交通安全會報指出,今年7至9月全市整體A1死亡事故較去年同期減少21人,下降幅度42%,顯示相關防制作爲已逐步見效。
市府交通局長王銘德指出,今年以來市府針對死亡事故逐案勘查,針對短期可改善的工程設施即刻優化,並持續盤點事故熱點路段進行檢討,除了道路工程改善,也積極透過公共運輸降低事故風險。
其中,「小黃公車」推動成效顯著,除補足偏鄉與交通不便地區的接駁需求,也有效減少高齡者及學生因自駕或騎乘機車所產生的交通風險;同時,交通局也要求公車業者每日落實車輛安全檢查、加強駕駛人教育訓練與營運紀錄查覈,並配合監理機關推動「路口安全確認」,要求駕駛路口確實指差確認,確保每趟行駛服務都兼顧便利與安全。
另外,在教育方面,配合交通安全月結合市府教育局於各級學校新生訓練期間加強宣導,特別針對18至24歲高風險機車族羣推廣防禦駕駛觀念;同時,透過裡鄰社區與宮廟系統推廣「車輛慢看停、行人安全行」,深化全民交通安全文化。
至於在執法方面,市警局自5月起推動「順安專案」,依事故熱時熱點規畫勤務,加強巡查與同步路檢;9月再啓動「順安2.0專案」,納入未依規定回車等新違規態樣,並取消定點與時段限制,搭配彈性調度警力提升見警率,全面強化執法力道。
交通局還表示,從今年3月起臺南市交通事故受傷人數已逐步下降,1至7月受傷人數減少758人,下降幅度2.2%。市府將持續以3E策略與跨局處合作,滾動檢討高風險族羣及事故熱點,全面提升道路安全。
交通局更呼籲,不論駕駛人或行人,都應提高警覺、遵守號誌與標誌,主動減速慢行、禮讓行人與長者。藉由大家共同養成「車輛慢看停、行人安全行」的習慣,讓每一次出門安心啓程、平安回家。
市長黃偉哲認爲,交通安全需要長期累積與全民參與,市府團隊除了滾動檢討各項防制措施,也會持續聆聽在地聲音,針對市民朋友反映的危險路段與校園周邊環境優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