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2萬多戶拚最後復電 移動式綠能、儲能櫃支援災區先送電
臺南產業界在溪北多地設置儲能櫃供民衆使用。圖/臺南市經發局提供
丹娜絲颱風重創臺南,造成全市超過28萬戶曾一度停電。經臺電全力搶修,截至昨晚9時,臺南覆電率已超過九成,但仍有2萬6641戶尚待覆電,集中於學甲、七股、北門、六甲、東山、將軍、佳里等區;除了國內新研發的高科技新能源加入災區供電,多家企業主動提供「儲能櫃」與氫能設備,前進災區支援應急用電。
臺南沿海因電力基礎設施損害嚴重,電杆需重建,修復工作困難重重,目前部分區域已停電進入第6天,爲協助民衆度過缺電難關,國內研發的氫能發電機也首度進入災區支援,最早是永康區的鼎硯工程公司太陽光儲系統(E-CUBE)進駐鹽水、北門,提供備援電力。
該系統由10片太陽能板與一組容量達20度電的儲能電池組成,即便陰天仍能微弱發電。該設備由鼎硯與工研院綠能所共同研發,並在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完成設計,展示了太陽能與儲能結合的實用性。
此外,宏佳騰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提供一座80kW氫能發電機,支援災區臨時供電。該設備具備零碳排放、無空污、低噪音等優點,適用於指揮站、安置中心與醫療單位等需穩定供電的場所。
今天也有包括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真愛儲能公司、聚恆科技、長庚國際能源公司與工研院等單位,在9個地點設置儲能櫃供民衆臨時充電;包括下營區大屯保安宮、後壁區仕安社區活動中心、白河區照安宮、學甲區慈濟宮、七股區公所、頂山代天府、北門區永隆宮、鹽水區汫水國小、歡雅永安宮。
臺南市經發局表示,此次投入災區的儲能櫃具備高度供電能力,依規格大小,最多可爲超過1萬1000支iPhone手機充飽電,有效緩解災區民衆臨時充電需求。各廠商也承諾將依實際使用情況持續補充電力,提供穩定支援。
另此次災情也讓綠能加入災區供電,立委林俊憲表示與郭國文協助媒合鼎硯工程,將全臺首套「光儲氫發電系統」設置於北門永隆宮前,提供8組插座免費供民衆緊急充電。這套設備由E-CUBE儲能系統與醇氫發電機組成,白天可利用太陽能發電,入夜後則透過甲醇裂解產生氫氣繼續供電,實現全天候的獨立發電。
這套由臺南研發、製造的先進設備,成爲全國首例投入災區的氫能發電系統,也凸顯綠能科技在災難應變中的關鍵角色。藉由這次經驗,政府也應規劃這類可移動綠能發電設備的普及,運用科技強化臺灣應對天災的韌性。
永康區鼎硯工程公司與工研院綠能所合作研發,國內最先進的「光儲氫發電系統」,是全國第一個投入災區服務的氫能設備。圖/取自林俊憲臉書
臺南產業界在溪北多地設置儲能櫃供民衆使用。圖/臺南市經發局提供
臺南產業界在溪北多地設置儲能櫃供民衆使用。圖/臺南市經發局提供
臺南產業界在溪北多地設置儲能櫃供民衆使用。圖/臺南市經發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