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16校入選5G教學示範 土城國小、崇明國中雙強代表搶下觀課門票

▲土城國小等於「5G新科技示範計劃」中代表自然領域教師社羣,學生透過VR課程認識海洋生態。(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5G科技引爆教育改革,臺南市在教育部「2025年5G新科技學習示範學校計劃」中表現亮眼,從市區到偏鄉共16所學校入選,展現科技教學深耕成果,其中土城國小與崇明國中更搶下自然領域與跨領域教師社羣公開觀課資格,成爲南區唯一同時擔任兩大代表的縣市,凸顯臺南在虛擬實境(VR)與教育元宇宙推動上的領先實力。

市長黃偉哲指出,市府長期投入智慧教育資源,從硬體普及、教師專業到跨校共備全面升級,這次不僅16所學校進入示範行列,更在三大教師社羣中脫穎而出取得雙觀課資格,是臺南教學創新的實證成果。

教育局長鄭新輝強調,VR已從輔助工具轉爲課程主體,學生透過沉浸式互動進入歷史、自然與藝術情境,從單向學習轉向主動參與,培養未來核心素養與解決問題能力。

在自然領域社羣中,土城國小組長陳孟琪授課的《海洋奇緣》課程,透過VR搭配POE策略,引導學生觀察海洋生態,並設計「三選三減三不」永續方案,讓環境教育與科技結合更有感;崇明國中教師吳採穎則在《崇明少年的巴克禮VR新視界》課程中,帶領學生以3D建模創作虛擬公共藝術,融合美感教育與文化敘事能力,展現跨領域整合成果。

在教育元宇宙社羣方面,臺南市共四校加入,土城國小與重溪國小共同研發《海洋之歌,森林之舞》課程,利用EWova平臺實現虛擬同步共學,崇明國小與成功國小則開發融合臺南地景與歷史的〈時光密室:尋找失落的臺灣縣署〉,帶領學生走讀古城、創作數位文化故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偏鄉小校的創新能量:竹門國小由校長簡辰全親自帶隊,透過《大航海時代》VR教材讓學生重返400年前的臺南,學習歷史與文化理解;河東、內角與仙草實小也結合在地開發環境與藝術主題課程,讓科技教學走入山海村落,不再只屬於都市。

數位學習推動辦公室主任高志健表示,16所示範學校皆發揮自身特色,靈活使用VR與教育後設宇宙平臺,落實多元與均質教學目標;透過教師社羣與跨校共備機制,更讓臺南學生在虛擬場域中實現同步學習與創作實踐,爲未來教育打造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