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 10條友誼街 挨批難引共鳴

臺南市從去年底迄已覈定10條新道路以姊妹市、友誼市命名,歸仁高鐵特定區未來將有「西柯紋納街」、「土浦街」等新路名。(曹婷婷攝)

臺南市去年底迄今陸續覈定10條新道路以姊妹市、友誼市命名,歸仁高鐵特定區將有「西柯紋納街」、七股區有「約納瓦路」等。民進黨市議員郭鴻儀質疑這些道路名能否引起共鳴,國民黨市議員林燕祝也反問「不知多少鄉親叫得出路名?」

臺南市政府爲彰顯及深化城市交流,去年11月底起,陸續以美國、日本、立陶宛與韓國的國際友誼城市、姊妹市爲10條新設道路命名,分佈在歸仁、安南、官田、七股,安南區5條最多,而以日本城市命名居冠,共5條,目前10條道路的路牌都尚未懸掛。

10條新道路名稱包括歸仁區西柯紋納街(美)、土浦街(日);安南區託倫斯街(美)、水戶街(日)、慶州街(韓)、京都街(日)、本莊街(日);官田區秋田街(日);七股區約納瓦路(立陶宛)、紐奧良路(美)。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希望透過以友誼城市、姊妹市爲新設的街道命名,來彰顯城市交流,選定新道路着手,原因有二,一來居民尚未入住,避免造成民衆不便,二來也能增進城市友誼,一舉兩得。

不過,相關命名看在藍綠民代眼中都有話說。郭鴻儀指出,設置這些路名須讓市民瞭解連結爲何,相信很多市民根本「霧煞煞」。再者,對方是否也同等以臺南地名爲該地街道命名?他認爲,道路命名重點在引起共鳴,可以交流,不必討好。

林燕祝表示,取一堆跟臺南毫無淵源的地名,缺乏在地連結性,臺南是古都,爲道路命名至少要有自己的文化脈絡。

林燕祝反諷,民進黨過去將路名「去中正化、去中山化」,現在取這些友誼城市名稱當路名,難道比較好?

安南區涵蓋一半新友誼城市路名,國民黨議員李中岑說,這些路名與臺南毫無關聯,也缺少在地風格,倒不如以路名重現「十六寮」等安南區特色,讓外地人從路名認識安南區歷史,比認識外國城市來得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