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媒:泰國科學家踊躍參加中國探月工程

來源:環球時報

泰國《國家報》4月26日文章,原題:隨着中國擴大太空夥伴關係,泰國科學界踊躍參加探月工程 嫦娥八號任務計劃於2029年前後發射。中國宣佈泰國的項目成爲該任務的10個國際合作項目之一,這爲泰國越來越遠大的太空雄心注入一劑強心劑。

上述消息是在中國國家航天局等機構聯合主辦的第十個“中國航天日”啓動儀式上宣佈的。儀式上,泰國高等教育與科研創新部常務秘書素帕猜稱自己對泰方與中國國家航天局之間的持續合作感到非常自豪。他強調,“中泰空間天氣全球監測傳感裝置”成爲嫦娥七號搭載的有效載荷,深入研究月球環境。這次合作是泰國在全球太空舞臺上嶄露頭角的關鍵時刻,也代表着泰國研究人員在深空探索領域取得首次成就。

在泰中紀念兩國建交半個世紀之際,這項合作還彰顯雙方之間牢固且日益加強的關係。這也強有力地表明泰中兩國在科學、技術和創新等領域的合作如何成爲連接雙方的重要橋樑,進一步鞏固兩國之間的聯繫。此外,泰中兩國之間的這種夥伴關係有望激發泰國研究人員、工程師和下一代人的想象力,鼓勵他們積極參與造福全人類的集體太空探索活動。

“中國航天日”還爲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的國際合作拉開序幕。泰國正準備爲嫦娥八號着陸器提供名爲“月球中子分析儀”的重要有效載荷。該儀器由泰國國家天文研究所等機構聯合開發,是一種旨在分析從月球表面發射的中子數量的尖端科學儀器。這些關鍵數據將有助於探測對未來人類可能在月球上定居至關重要的水冰、有價值的礦物和其他關鍵元素。

上述合作意味着中泰兩國在提升對月球資源的理解方面向前邁出堅實一步,這些知識可能對支持長期深空探測計劃具有非常寶貴的價值。

中國將每年的4月24日設爲“中國航天日”。今年是第十個“中國航天日”,主題爲“海上生明月,九天攬星河”。該主題既體現了人類共享太空探索成果的理念,又體現中國和平利用太空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願景。泰國榮幸地成爲今年航天日的主賓國,並通過表演特色文藝節目《孔劇》展現獨具魅力的泰國藝術和文化。(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