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日高階將領 兵推臺海防衛

F-16V實彈射擊訓練畫面。(軍聞社)

(更多精彩內容 請看翻爆)

前言:臺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與安全中心今年六月邀請臺、美、日軍隊體系最高階層領導人及學者專家,進行四階段、八小時的臺海防衛兵推,與會者須針對20多項輔助想定與臨機狀況,在高張力、短時間內,及時果斷執行狀況評估並下達指令。兩岸關係空前緊張,國際局勢複雜多變,兵推結果極具參考價值,《中國時報》翻爆中心特別摘錄精華,以饗讀者。

面對中共灰色地帶威脅,政府宜儘早建立應對指導原則以及相關接戰規定(ROEs)。

1. 處置

◆外島部分:

在第一階段「灰區壓迫,武力威懾」階段,紅組以大量武裝民兵漁船與海警艦船組成混合編隊,對我方金門、馬祖、烏坵、東引,乃至澎湖各外離島周邊海域實施封鎖,形同阻斷海上交通;在既有政策指導與海巡艦隊規模限制下,臺灣組僅能調派有限海巡兵力進行象徵性驅離,以及在防區內加強監控與警戒,缺乏強制反制封鎖行動的法規依據、政策與戰力支援。

◆本島部分:

紅組繼續出動數百艘海上民兵漁船,分批由4至6艘海警艦編組護衛,自臺灣海峽北、中、南三路推進,先後突破臺灣西部24海浬毗鄰區與12海浬領海線,並由多支解放軍海軍艦隊同步推進至臺灣本島周邊24海浬線內海域。然而,在現今國家政策指導上,國防部受限於「避免升高衝突、不得輕啓戰端」的應對原則,對於侵入我國毗鄰區海域的解放軍海軍,也僅能採取並航監控較爲消極的作法。

2. 發現

◆針對中共解放軍、海警、海上民兵漁船,聯合對臺澎及外離島海空域組織實施的「灰色地帶」襲擾,政府欠缺相關行動處置的指導原則。

◆國防部乃至國軍各級部隊,針對中共對臺非戰時的「灰色地帶」襲擾,亦缺乏明確的「接敵規定」或「交戰規則」(Rules of Engagement-ROEs)。

3. 建議

◆政府各層級宜儘早律定相關狀況應處指導方針,以及接敵與交戰規則,俾使前線海空單位及作戰部隊有所依循。

◆將本想定設計內容與特別狀況,納入政府各部門相關單位緊急狀況處置課程進行研討,並針對相關狀況想定研擬應處指導原則。

◆將上述各想定及臨機狀況處置行動程序納入政府各部門相關單位各層級訓練項目,加強處置能力訓練。(六之一,摘自《臺海防衛兵推總結報告》)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