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貿易協議 經貿辦表明 不是被放棄
美國對臺對等關稅稅率尚未出爐,外界關注臺美談判進展,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昨(16)日表示,美方發出的關稅信函,目的是增加談判力道,沒收到信反而代表談判仍在軌道內,而不是「被放棄」。
對於最終稅率高或低、會不會超過4月2日美國公佈的對臺稅率32%?外交部次長陳明祺昨日表示,談判仍在持續中,尚無法確定。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昨日邀請經貿辦、外交部等部會專案報告臺美關稅談判議題。顏慧欣指出,截至7月14日,美方已向25個貿易伙伴發出信函,但美方發函目的不在宣佈稅率定案,而是對外施壓,臺灣雖未收到信函,反而代表談判仍在軌道內。
陳明祺表示,目前最高稅率是巴西的50%,底限是英國的10%,不少鄰近國家爲25%至30%不等,外交部綜合判斷,美國擬定稅率數字考量因素衆多,包含貿易逆差、經濟安全、兩國關係、地緣政治等,變數很多,很難預測。
外界關注臺美談判過程中,有哪些堅持底線?顏慧欣說,臺灣的底線是國家產業利益、糧食安全、國民健康,並在符合科學證據、國際標準、國際經貿規範求取平衡,持續與美方磋商。立委問及是否會在美豬美牛、基改食品上讓步?她迴應,保護農民是必然的,一定堅守產業、國家利益。
陳明祺表示,談判過程涉及機敏,存在「Give and Take」(互相讓步),細節不便透露,外交部積極掌握相關變數,目前無法對談判結果抱持樂觀態度,會全力以赴。
顏慧欣指出,臺美雙方團隊均認同談判持續推進,盼在8月1日以前完成協議,已初步約定下輪實體磋商時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