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經貿合作 半導體最關鍵
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右二)參訪環球晶德州新廠。圖/貿協提供
黃志芳美國臺灣形象展期參訪德州廠商
「2025年美國臺灣形象展」正於德州達拉斯舉辦,外貿協會利用此機會參訪在美臺廠,15日前往環球晶的德州謝爾曼新廠。貿協董事長黃志芳強調,2023年時,臺灣已成爲美國前十大外來投資國,二年後包括臺積電、環球晶等均加碼投資,投資關係將成爲臺美雙邊經貿合作的主軸,半導體產業合作尤爲關鍵。
黃志芳強調,除臺積電生產的晶片外,環球晶的矽晶圓也是全球不可或缺的產業基礎,如環球晶總經理Mark England所言,「若無130億美元的晶圓產業,則無後續6,500億美元的半導體產業」,未來再加上AI產值更達兆元。因此此次安排參訪環球晶的新廠。
環球晶爲全球第三大半導體晶圓供應商,位於德州謝爾曼佔地142英畝新園區可容納多達六期產線,GlobalWafers Amrica(GWA)於5月啓用,成爲美國首座量產12吋先進製程矽晶圓製造廠。
Mark England指出,新廠一期已投產,二期則在設計空間階段,環球晶與合作伙伴臺積電等在新廠建設前,即有長期合作關係,新廠投產能供應德州鄰近半導體需求業者,蘋果等客戶希望美國產品具備足夠的美國內容,成爲合作的重要考量,能把這些公司放在一起,他認爲,歸功於集團董事長徐秀蘭對市場的遠見。
因環球晶率先到德州投資成爲first mover,獲得美國政府優惠待遇與補助。對於美國總統川普主導的半導體關稅政策,稅率可能上看300%,Mark England強調不會有影響,且環球晶是全球第三大半導體晶圓供應商,美國擴廠後會變得更大,積極推動美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因矽晶圓產業規模130億美元,才能支撐全球6,500億美元半導體產業,未來隨AI發展更有望達到1兆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