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共同打造無人機 谷立言:天作之合

AIT臺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資料照片,取自 AIT臉書)

美國在臺協會(AIT)今天在臉書貼出臺美商會《TOPICS》工商雜誌報導指出,臺灣企業正逐漸成爲打造安全無人機系統供應鏈的重要合作伙伴。報導中引用AIT處長谷立言的說法表示,美臺在無人機領域的合作可謂「天作之合」,因爲「臺灣傑出的製造實力與美國在軟體開發與系統設計上的創新完美契合。」

AIT今天在臉書貼出該專文報導表示,隨着美國與中國無人機技術脫鉤,臺灣企業正在成爲建立安全、與盟友一致的替代方案的關鍵合作伙伴。目前中國製造商控制着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約90%的市佔率,和至少70%的企業級市場市佔率,但全球無人機供應鏈經歷策略性調整,正在加速從中國製造商轉移。

報導表示,長期以來,臺灣一直是硬體制造領域的幕後強國,如今,臺灣正大力推出安全、自主的系統,供美國及其信賴的盟國市場使用。這項轉變在「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上得到了清楚的體現。

該峰會由美國商務部每年舉辦一次,彙集來自83個市場4900多名與會者,包括州長、內閣官員和企業領袖。臺灣連續第二年派出規模最大的外國代表團參會,由來自半導體、人工智慧、生物科技、無人系統等領域的138家企業共183名代表組成,其中無人機成爲臺灣代表團議程的焦點。

在臺灣經濟部(MOEA)和美國在臺協會(AIT)的支持下,多家無人機相關公司利用此次峰會探索新的合作伙伴關係,考察美國製造地點,並深化與日益增長的安全、非紅無人機系統市場的合作。

報導中引用一家電動車電池和無人機系統供應商Voltasphere的說法表示,許多優秀的臺灣零件製造商過去由於中國大陸的成本競爭沒有機會擴大規模。如今全球市場正在發生變化,「我們看到了吸引他們的機會」。

報導中指出,隨着美國尋求中國無人機技術的安全替代品,臺灣企業正成爲關注的焦點,它們提供值得信賴的硬體、先進的加密技術和清潔的供應鏈,以滿足國防和商業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

報導表示,這次代表團帶來的另一個重要機會,是美國領先的無人機和機器人技術貿易展XPONENTIAL。多家臺灣公司參加了與此次會議相關的會議和現場考察。一些公司因此與美國國防承包商和整合商進行了後續洽談,目前已有多家公司與大學研究實驗室和無人機訓練中心,就試點計劃以及安全或輕量級系統的聯合測試展開了洽談。

臺灣經濟部已將無人機視爲一項關鍵的軍民兩用技術,並正在大力投資零件創新和生態系統建設。政府還承諾透過設立新的貿易辦事處以及與州政府建立合作伙伴關係,幫助臺灣企業在美國建立影響力。

報導中也引用谷立言在「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期間的說法表示,美臺在無人機領域的合作可謂「天作之合」,美國與臺灣具備良好條件,能在這個快速發展的領域中佔據主導地位。在這個產業,創新與供應鏈韌性將越來越重要,成爲確保美臺雙方強大、安全與繁榮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