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保密協議 學者批黑箱罕見難理解

淡江大學國際所所長李大中表示,美國幾個月來與各國就關稅議題打交道,這些國家談判過程也會釋放出一些訊息,不可能像臺灣一樣隻字未提,非常罕見也難以理解。

李大中以日本和歐盟爲例,內部討論很多都是公開的,也會跟受影響產業和政界溝通,但政府都沒做。距離7日生效日已沒剩幾天,產業界急如星火,但政府至今什麼都不說,究竟要如何因應?又拿什麼去要求編列特別預算?

前國安會副秘書長楊永明也認爲,雖然賴清德說是「暫時性」關稅,但美國在公佈臺灣稅率時,並沒有說這是暫時性的。當然,和各國一樣,未來還可以再找美方談,但也代表臺灣必須再加碼投資,以及開放更多市場。

值得留意的是,在川普龐大壓力下,臺灣對美調降關稅在所難免,但關稅調降,須修訂《海關進口稅則》,並經立院三讀通過。不過,對於流程、配套等作業是否準備好,財政部表示,由於經貿談判辦公室尚在談判中,目前不方便迴應。不過,傳聞因等立院三讀恐緩不濟急,可能先用行政命令等其他方式推動。對此,臺北商業大學稅務系教授黃耀輝抨擊,若不送立院,已然違憲。

外界也擔憂政府會爲此接受更多美方的交換條件,其中就包含放寬校園基改食品限制,對此家長團體表示,基改食品仍存在安全隱憂,因此堅持基改食品不得進入校園,希望政府堅守底線保護學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