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宇宙生活大公開 1天看16次日出、煩惱剪頭髮
國際太空站自1998年啓用以來,已迎來超過280名來自26國的太空人。圖爲曾受困國際太空站286天的美國太空人威廉斯(左)與魏摩爾(右)。(美聯社)
在國際太空站(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生活是什麼感覺?商業內幕報導,自1998年啓用以來,這座「漂浮實驗室」已迎來超過280名來自26國的太空人,他們駐站半年到一年不等,日子看似遙不可及,卻充滿許多和地球人一樣的煩惱,吃喝拉撒睡運動,甚至還得想辦法剪頭髮。
國際太空站由五個太空機構共同管理,空間不大,長度比一座美式足球場還要短。艙內只有六個小睡眠艙、一間健身房和兩間廁所。太空人魯比歐(Frank Rubio)形容,這裡「就像一棟全是走廊的建築」,沒有任何能聚在一起的大客廳。
飲食方面,太空食物不全是冷凍乾燥食品,但必須符合三個條件,包括不能掉屑以免卡住機器、必須能保存數月、還要合乎口味。隨着保存技術進步,餐點愈來愈多花樣,辣蝦、巧克力布丁蛋糕統統上桌。退休太空人梅爾文(Leland Melvin)直呼「很多其實很好吃」。不過因爲失重會讓體液往上跑,造成鼻塞、味覺變差,所以太空人更偏好重口味。
運動是每日例行工事。失重環境會讓骨頭變脆,爲了避免骨質流失,太空人每天必須花2小時做運動。
日常小事在太空也大不同。刷牙時,牙膏得直接吞下去,洗澡只能用溼毛巾擦一擦,免沖水洗髮精是必需品。至於上廁所,全靠管子和吸力幫忙,固體排泄物最後會被送回地球大氣層燒掉。
國際太空站沒有洗衣機,一套衣服得連穿一週,最後和垃圾一起燒掉。不過打掃還是不能省,太空人得用吸塵器清理碎屑,避免飄浮物損壞精密儀器。
太空人每日工作大約12小時,內容包括實驗、健康監測和設備維修,艙體老化導致裂縫、漏氣等問題也要處理。即便如此,他們仍能保持「正常生活」,甚至能參加美國大選,用簡易隔間搭起小小投票亭。
國際太空站還有小型「太空菜園」,曾成功種出辣椒和生菜。另外,半年不剪頭髮太難受了,太空人當然也有理髮需求。只不過在太空上,頭髮一掉下來就會飄得到處都是,所以他們得用特製的吸塵器理髮器邊剪邊吸,把碎髮通通收乾淨。
睡眠也有挑戰,由於太空站一天約可繞地球16次,太空人一天要經歷16次日出日落,光線頻繁變化讓睡眠特別難調整。再加上失重環境,他們得把睡袋固定在牆上,纔不會睡到一半整個人漂浮亂撞。
自1998年以來,太空人已完成超過270次太空漫步。雖然地球上會先進行水下模擬,但真正漂浮在太空真空中的感覺無法複製。最令人心醉的,莫過於從窗外看到的地球:閃電、颶風、城市燈火盡收眼底。
國際太空站自1998年啓用以來,已迎來超過280名來自26國的太空人。圖爲曾受困國際太空站286天的美國太空人威廉斯(中)今年3月返回地球。(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