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柬衝突5天后,中國終於參與,洪瑪奈離開柬埔寨,臨走前交了底
東南亞火藥桶再現?泰柬衝突三階段解析 馬來西亞調停能否破局
前兩天吉隆坡會談上的一幕挺有意思:柬埔寨新首相洪瑪奈主動伸手幫泰國總理整理領帶。
這個動作背後藏着東南亞最複雜的博弈——泰柬衝突走到今天分了三步棋,現在最關鍵的時刻來了。
五月開始泰柬邊境槍聲響了十六次,光炮彈就砸了上萬發。
柬埔寨參議院主席洪森特別硬氣,抓着泰國女總理佩通坦父親他信的黑料往死裡打。
老洪這招夠狠,直接把“電話門”事件炒成國際頭條。
結果真讓他得逞了,佩通坦被暫停總理職務。
這時候柬軍突然放話能打到曼谷,嚇得泰國連夜往邊境增兵三個師。
誰都沒料到泰國反擊這麼猛。
七月三號凌晨四點,泰國F16機羣貼着國境線飛,差點就炸了柬軍指揮部。
柬埔寨馬上改口說要和談,轉頭卻跑到美國告狀。
特朗普這個生意人倒是實在,抄起電話威脅兩國:再打就加徵30%關稅!不過東盟這次沒給美國面子,馬來西亞直接接手調停,還拉上了中國當見證人,這事現在纔算是走上正軌。
現在有三個重點必須說清楚。
第一,柬埔寨賭美國撐腰根本是昏招。
柬軍那點二手裝甲車連泰國陸軍一半都比不上,更別說人家空軍裝備着新到的韓國戰鬥機。
泰國現在完全能學俄羅斯在俄烏的套路,戰場拿到的絕不會在談判桌上讓出來。
第二,東盟國家集體煩透了外人插手。
馬來西亞外長明確說過“家裡事自己解決”,印尼越南早就在私下勸柬埔寨見好就收。
第三,中國給的這個臺階最有智慧。
支持東盟自己處理,既守住了地區規則,又把美國那些小算盤按死了。
這場仗再打下去誰都虧不起。
泰國今年對美出口佔了總貿易額21%,柬埔寨成衣廠七成訂單都指着歐美客戶。
吉隆坡會談不是終點站,但絕對是最後的剎車機會。
按我說,柬埔寨該學學菲律賓老杜那套,拿着現實利益別搞虛的。
現在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馬上啓動,放着每年3000億美元的共同市場不要,非去爭邊境那幾塊石頭地?腦子清醒點都知道怎麼選。
現在全東南亞都盯着吉隆坡那張談判桌。
這場衝突教會我們三件事:別以爲嗓門大就能贏,拳頭硬還得講道理,最重要是家裡事絕不能讓外人說了算。
說到底,東盟十國捆在一起GDP超3萬億美元,自己地盤的事情要是都擺不平,還怎麼在亞洲混?這次要是能順利解決,倒真是給全球打了個樣——地區矛盾就該地區解決,外人的手伸得越長,事情就會越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