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營收月減17% 仍創最強6月 上季未受拖累 達9,337億元新高

臺積電公佈6月合併營收2,637.09億元。路透

臺積電(2330)昨(10)日公佈6月合併營收2,637.09億元,下探今年以來次低,月減17.7%,年增26.9%,仍爲同期最佳;第2季合併營收9,337.92億元,創單季新高,並達成財測目標。

臺積電昨天股價漲10元、收1,100元;週四ADR早盤跌逾1%。

臺積電營收

外界多認爲,臺積電6月營收月減17.7%,應與新臺幣匯率走勢有關。惟法人指出,央行6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強勢出手,使得6月一整個月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僅小升0.09%。就半導體指標大廠6月業績來看,聯發科、日月光投控均優於5月,臺積電月減幅度比新臺幣單月升幅大,值得關注。

即便6月業績衰退,臺積電第2季合併營收仍衝上9,337.92億元,首度單季業績突破9,000億元大關,季增11.3%,年增逾38%;上半年合併營收約1.77兆元,年增40%。

臺積電先前於4月的法說會指出,在美元兌新臺幣32.5的假設下,預估第2季美元營收介於284億美元至292億美元,平均值季增近13%。

以臺積電釋出的美元對新臺幣匯率假設回推第2季新臺幣營收來看,臺積電第2季合併營收實績落在財測區間內。

不過,新臺幣4月與5月對美元急升,使得臺積電第2季新臺幣營收增幅不如美元營收增幅。臺積電第2季新臺幣營收實績季增11.3%,增幅低於公司先前釋出美元財測預估營收中間值季增13%。

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曾在6月初的股東會上指出,新臺幣每升值1%,影響臺積電毛利率與營益率各約0.4個百分點,臺積電只能持續努力保持技術領先,以及銷售應該得到的價值。

至於關稅議題,魏哲家先前說,關稅若是10%、15%或20%,對臺積電有一些影響但並非直接,因爲關稅是進口商負擔而非出口商,但關稅會讓物價變高,物價變高會讓需求降低,晶片生意就有可能受影響。

延伸閱讀

外資看好臺積電估值重估 這個原因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