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擴廠 南科成全球最大IC聚落

臺積電3月31日舉行高雄廠2奈米擴產及P2廠上樑典禮,臺積電執行副總經理秦永沛(右起)、行政院長卓榮泰、高雄市長陳其邁親自與會。(柯宗緯攝)

臺積電高雄晶圓22廠小檔案

「護國神山」臺積電赴美擴大投資,國人憂心臺積電變美積電,然而臺積電3月31日盛大舉行高雄晶圓22廠「2奈米擴產典禮」,宣示先進製程根留臺灣決心,斥資逾1.5兆元打造5座廠,力拚2奈米今年下半年量產,預期相關投資陸續到位,南科將成爲全球最大半導體制造聚落。行政院長卓榮泰強調,好的球員跟臺積電一樣可以去美國打大聯盟,但回來是我們的國家隊!

因應半導體市場強勁成長需求,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在3年前宣佈進駐高雄設廠,P1廠去年11月舉辦進機祈福典禮,低調未對外公開,昨2奈米擴產典禮,併爲P2廠舉辦上樑儀式,首度開放媒體採訪。

典禮由臺積電執行副總經理秦永沛主持,卓揆與經濟部長郭智輝、高雄市長陳其邁等官員及供應鏈廠商與會。秦永沛說,2奈米擴產象徵臺積電獨步全球的2奈米制程進展順利,並展現臺積迴應市場強勁需求,持續擴充產能、支持客戶的決心。

他說,高雄晶圓22廠總計5期,總面積超過46座標準足球場,全期投資逾1.5兆元,創造7000個優質高科技工作機會,及超過2萬個營建工作機會。

秦永沛強調,臺積電2奈米是目前全球最先進半導體技術,相較於前一代3奈米,在相同功耗下,速度提升10%到15%,而在相同速度下,功耗也降低25%到30%。2奈米將在今年下半年進入量產,並被廣泛應用在超級電腦、行動裝置、雲端資料中心等,將爲全球節能運算的龐大需求,挹注強而有力的動能,並預計在量產5年內,驅動全球超過2.5兆美元的終端產品價值。

法人估,臺積高雄廠第三期2028年進機,屆時量產N2、A16製程;另,P4、P5廠3月初通過環評,已啓動建築規畫、執照申請及現地開工等作業,預計2027年辦理竣工及申領使照。若對應制程藍圖,屆時將可量產N2P、N2X甚至更先進的A16埃米時代製程。

臺積電進駐高雄帶動產業升級,但北高雄交通量能趨於飽和,市民憂心通勤尖峰塞車難解。高市議員白喬茵認爲,除要加速新臺17線工程,及國道1號楠梓、橋科聯絡道等分流工程外,也應規畫更多大衆運輸路線,甚至協助建立通勤車輛共乘機制,才能大幅減緩南北通勤車流日益增加問題。

高雄市交通局表示,去年2月啓動翠華路半屏山段拓寬工程,並同步推動新臺17線、臺39延伸線及國道1號楠梓、橋科聯絡道建設,預計2026年至2032年間陸續完工,以緩解交通瓶頸並滿足產業園區需求。此外,楠梓產業園區周邊19處路口已導入AI智慧號誌系統,優化紅綠燈使尖峰車速提升3成,並增加捷運站共享運具與園區專屬接駁車,鼓勵職員使用大衆運輸。

房市方面,信義房屋高一區協理周清源表示,去年下半年受第7波信用管制與銀行限貸令影響,高雄房市交易趨冷,如今臺積電擴產計劃明確,如同一劑強心針,提振買賣雙方對未來房市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