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終結臺美股市Q1震盪?Q2是否續航就看「這」重點 feat.第一金投信

第一季股市雖然震盪,以金融、傳產領軍的類股輪動卻也展現大盤的支撐作用,廖文偉指出,能在輪動上扮演一定角色的類股,基本面都能讓投資人心服。第二季臺股的傳產類股題材上,戰後重建商機會持續,即將登場的臺北國際工具機展也將會提供臺股機器人供應鏈另一個表現的機會,統計過去工具機及自動化類股不僅在展前有表現,在工具機展後60天后供應鏈股價也有出現雙位數表現的機會,今年在機器人概念的加持下,供應鏈後勢表現值得期待。

此外,傳產業主要市場在中國大陸,中國兩會本週召開,以過去兩年中國經濟相對平靜的表現來看,今年中國兩會預期可能會出臺刺激消費與投資,以及增加AI產業投資等新政策,不僅有望帶動第二季鋼鐵水泥等傳統產業,亦將有機會見到已沉寂一年多的消費性電子產業復甦。2月臺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PMI 大幅回升至54.0,主要因素來自中國官方的手機補貼措施,供應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臺廠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的回升。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新政,全球經濟機構認爲,將影響今、明二年的總經情勢,國際貨幣基金IMF提出,估計至少將使全球GDP成長率在2025年及2026年分別減少0.3%及0.5%。S&P 標普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格魯瓦爾德(Paul Gruenwald)本週進一步就北美市場前景指出,未來12個月美國GDP水平將下降約0.6%,加拿大和墨西哥GDP水平將下降2%~3%。

第一金投信分析,自川普去年第四季宣佈對墨西哥及加拿大課徵25%關稅以來,由於臺灣下游電子大廠普遍多在墨西哥設有AI伺服器及PC、NB組裝產線,立刻使臺股中下游電子大廠股價走弱。儘管其後川普對此多次有新的發言,實際實施的細節也尚未明朗,但內外資法人至目前仍持續觀望此議題對電子五哥等下游組裝廠之獲利影響,估算川普一旦對墨西哥開徵25%關稅,對臺股下游組裝大廠約有8~12%的負面獲利衝擊不等。

出身臺股基金操盤人的廖文偉,長期關注臺股變動的細微現象。他指出,包括外資在內的法人投資機構看臺股,科技股是最大重點,而金融股因金融機構受到完善的治理監管,因此獲利持續穩定,也是重要標的。至於傳產類股,基本面的架構明確,目前傳產或原物料類股多數評價面都處於歷史相對低點,主因在產業供需失衡問題,一旦供需失衡結構出現改善,由於評價面偏低,勢必會先行反應,而後產業供需改善經過供應鏈傳導後,再反應到個別公司的營收及獲利數字上。

廖文偉也談到,過去科技基金投資以泛科技類型爲主,選擇以地區區分,涵蓋不同的趨勢投資機會,藉由經理人選產業、選股的Alpha,來創造不同區域的投資價值;最近幾年因科技創新快速、產業資訊更多,轉向以特殊主題、特定產業爲科技基金髮展主軸。例如:產業主題有半導體基金,投資於半導體產業相關的公司,如晶片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等,惟,近月來科技股震盪加劇的現象,愈發顯得半導體業和AI產業的高度連動不能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