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重返大摩首選寶座!「解咒三部曲」破關即飆

臺積電。路透

臺積電(2330)2日股價狂飆至950元作收,摩根士丹利(大摩)最新報告指出,將首選(Top Pick)寶座從聯發科(2454)重新調整爲臺積電,主因AI需求維持強勁,以及與Intel合資的不確定性已排除,且現階段股價具吸引力。因此仍維持「優於大盤」評級、目標價1,288元。

在三大風險淡化下,目前臺積電估值具吸引力。大摩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分析,三大風險包括:AI需求可持續性、Intel合資可能性、以及美國半導體關稅等列爲觀察重點。

隨着前兩項疑慮消除,以及關稅政策可能於5月7日前明朗化,因此臺積電目前本益比僅15.5倍(2025預估)、12.4倍(2026預估),明顯低於過去平均本益比16.5倍,股價已具備回升空間。

相較之下,聯發科近期財報表現符合市場預期,但受限於Google TPU v7e及WoA晶片出貨時程的不確定性,大摩小幅下修其2026年每股稅後盈餘(EPS)預測。

因此,考量臺積電潛在上行空間,維持「優於大盤」評等、目標價1,288元,並取代聯發科重返大摩「首選」名單。

值得注意的是,與Intel成立合資公司的議題上,詹家鴻指出,根據最新調查該可能性已大幅降低。首先,Intel預計未來Panther Lake將有高達70%的生產比重回歸自家18A製程。

另外,在下一世代NovaLake處理器方面,雖預計仍將使用臺積電N2製程生產部分CPU與GPU,但由於Intel持續加強內製能力,2026年臺積電自Intel取得的營收貢獻預期將持平甚至略降,顯示雙方合資需求大幅減弱。

趨勢上,AI需求持續。儘管市場近期擔憂AI熱潮可能降溫,甚至傳出輝達(NVIDIA)有意調整訂單,但根據大摩最新供應鏈調查顯示,臺積電先進封裝技術CoWoS-L的需求仍未見下滑,反映Meta與Microsoft等北美雲端服務業者(CSP)資本支出依舊堅挺。

此外,Meta日前大幅上修2025年全年資本支出達640億至720億美元區間,調升約70億美元。大摩分析師Brian Nowak指出,Meta仍積極確保AI投資帶來回報。

另方面,Microsoft亦強調AI需求強勁,並調整資本支出策略,轉向短週期伺服器設備,以快速擴充雲端基礎設施,強化對供應鏈的支撐,整體後市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