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再生電子級異丙醇 碳足跡減少9.7%

▲臺積電。(圖/記者高兆麟攝)

記者高兆麟/綜合報導

爲實踐資源循環零廢棄願景,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2330)推動「電子級化學品回收計劃」,將製程產出的廢棄資源轉製爲符合品質標準的產品重回廠內使用,繼開發電子級四甲基氫氧化銨、環戊酮後,進一步與供應商合作針對異丙醇(IPA)廢液處理流程研發雙循環回收機制,除成功再製電子級異丙醇,亦將回收過程產生的廢水純化分離後回用於冷卻水塔,打造搖籃到搖籃的綠色循環體系。

臺積電1月於晶圓十五B廠導入使用電子級異丙醇,預計年減新液採購量2,400公噸、減碳486公噸,創新資源循環里程碑。

臺積電表示,異丙醇具備優異的溶解性、快速揮發性及去油污能力,被廣泛應用於半導體各類製程中的清洗作業,由於其廢液組成複雜,再生後的純度要達到品質要求嚴格的半導體制程規格並不容易。

隨着先進製程發展使異丙醇需求量持續增加,爲友善環境並提升廢液再利用價值,民國108年臺積電即攜手供應商投入電子級異丙醇技術研究,因其廢液中的雜質成分容易產生金屬浸出,導致蒸餾生成電子級物料的純度與性能受到影響;因此,臺積電先進分析暨材料中心、化學分析實驗室除輔導供應商改善不純物的檢驗分析方法外,並針對蒸餾塔製程廢料進行實驗設計測試,從中識別影響蒸餾效率的關鍵變數,協助供應商優化蒸餾塔製程技術,透過反覆調整塔內溫度、壓力、迴流比、餾分提取等參數,找出最佳操作條件強化蒸餾塔的雜質分離效果,有效去除廢液中的混酸與金屬離子,使其符合電子級回用標準,且相較現行的丙烯法平均降低約9.7%碳足跡。

此外,爲把關電子級異丙醇成品品質,臺積電亦擴大出貨品質管控範圍,於供應商出貨前新增奈米懸浮微粒分析等檢測措施,確保電子級異丙醇於半導體制程中的應用性能與可靠度,使後續生產品質無虞。

臺積電以「廢棄物產出最小化、資源循環使用最大化、廠商管理最優化」爲準則,評估民國115年將電子級異丙醇再製技術導入中科零廢製造中心,開拓新的廢液回收產線,同時持續與供應商共同研究廢溶劑、磷酸與氫氟酸等廢液純化爲電子級物料的新技術,深化資源再生價值。